Circulation:依泽替米贝联合他汀药物能明显降低ACS患者卒中风险

2017-10-01 MedSci MedSci原创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包括卒中的风险较高,依泽替米贝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改善ACS后患者的心血管预后。本研究纳入了IMPROVE-IT临床研究中的对象,将发生ACS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安慰剂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和依泽替米贝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随访时间为6年。最终,本研究共纳入18144名ACS患者,641名(3.5%)患者经历过至少一次卒中事件,大部分为缺血性(82%)。卒中的独立预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包括卒中的风险较高,依泽替米贝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改善ACS后患者的心血管预后。

本研究纳入了IMPROVE-IT临床研究中的对象,将发生ACS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安慰剂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和依泽替米贝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随访时间为6年。最终,本研究共纳入18144名ACS患者,641名(3.5%)患者经历过至少一次卒中事件,大部分为缺血性(82%)。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既往卒中史、高龄、房颤、充血性心衰糖尿病、心梗和肾功能不全。与安慰剂组的患者相比,依泽替米贝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的卒中首次发生风险没有差异(4.2% vs 4.8%; HR 0.86, 0.73-1.00; p=0.052),但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减少了21%(3.4% vs 4.1%; HR 0.79, 0.67-0.94; p=0.008),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没有差异(0.8% vs 0.6%; HR 1.38, 0.93-2.04; p=0.11)。若将所有的发生事件均考虑在内,依泽替米贝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任何病因来源的卒中(HR 0.83, 0.70-0.98; p=0.029)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HR 0.76, 0.63-0.91; p=0.003)。此外,有既往卒中史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更高,对于这些患者,依泽替米贝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同样能明显降低任何病因来源的卒中(10.2% vs 18.8%; NNT=12; HR 0.60, 0.38-0.95; p=0.030)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8.7% vs 16.3%; NNT=13; HR 0.52, 0.31-0.86; p=0.011)。

研究结果显示,依泽替米贝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7-10-05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2. 2017-10-03 yaanren
  3. 2017-10-01 lovetcm

    NNT=13.表明这种保护作用是非常明显.也说明这种方案对于心血管的风险的减少非常有价值

    0

相关资讯

JAHA:较早出生(37-38周)个体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的风险更高

相比于早产,妊娠时间对正常产儿(37周-42周)出生时的心肺功能水平(CRF)影响尚属未知。本研究纳入了791名均为正常妊娠的儿童,其妊娠时间从儿童健康数据库中获取,CRF水平通过实验室测试评估,以青春期到成年期的最大摄氧量来表示。纵向数据用广义方程进行分析,计算重要的潜在混杂因素。随访结果显示,参与对象在12岁、15岁和22岁时的平均CRF分别为45.6, 43.7和 33.0 mL/kg.mi

CIRC RES:微小RNA可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生物标志物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IS)尚无有效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微小RNA(micro RNAs)因为其细胞特异性和外周血稳定性被认为是疾病的良好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通过RNA测序对20例IS患者和20例配对对照进行循环血液中微小RNA变化的检测,并经过半定量PCR技术对另一个独立样本(40例IS患者和40例配对对照)进行结果验证,在200例IS患者和200例配对对照中进行重复验证。最终,本研究筛选、

世界心脏日|九成心血管病可预测,八成心梗可预防

9月29日世界心脏日,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share the power,中文译为:“心动力、新活力”,旨在让社会大众关注心脏健康、共享快乐人生。心脏是人体运转的马达和驱动器,只有心脏保持正常运转,生命才能得到延续。事实上,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研究显示,90%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预测;80%的心肌梗死可以预防。因此,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危险因素的预测和提升民众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Circulation:风湿性心脏病儿童的预后研究

超声心动图可以作为风湿性心脏病(RHD)有力的筛查工具。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旨在评估儿童潜在风湿性心脏病的长期预后和相关风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本研究纳入了227例有潜在RHD的儿童(164处于边界范围,63例确诊),并对其随访1年以上,所有纳入对象的超声心动图均由心脏专家进行回顾评估。所有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2岁,平均随访时间是2.3年(IQR 2.0-2.9)

Herz:人参皂苷-Rb3抑制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细胞间质转化

研究人员研究了在感染了柯萨奇B3病毒(CVB3)后,人参皂苷-Rb3(Rb3)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VEC)的内皮间质转化(EMT)。

JCEM: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紊乱或自身抗体阳性是否会影响后代的心血管代谢风险?

胎儿生长发育与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孕妇外环境、孕妇身体的生理病理条件、胎盘和脐带、胎儿本身的内环境等,还与妊娠前的精子质量也有关。 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紊乱或自身抗体阳性对儿童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是未知的,这就是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