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抗体在小鼠中具有致病性,并且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临床相关性

2022-06-1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该研究结果为将致病性抗COMP抗体与软骨结合提供了结构基础。识别的表位可以是瓜氨酸化的,RA患者中针对该表位的抗体水平升高并与较高的疾病活动度相关,这表明抗COMP抗体在部分RA患者中具有致病作用。

目的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关节炎实验模型中的自身抗原。COMP的具体功能仍未确定,但似乎通过与胶原原纤维和其他基质成分(如蛋白聚糖和纤连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细胞外基质(ECM)的组装和稳定中发挥结构作用本研究旨在调查抗COMP抗体的结构、功能和相关性。

方法研究人员使用被动转移实验研究了单克隆抗COMP抗体在小鼠中的致病性,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索了抗COMP抗体与软骨的相互作用。单克隆抗体15A11与其特异性COMP表位P6复合物的相互作用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用于研究钙离子与15A11结合的调节。在一个大型瑞典RA患者队列中评估了抗COMP P6 表位及其瓜氨酸变异的血清 IgG 的临床相关性和价值。

结果鼠单克隆抗COMP抗体15A11在幼稚小鼠中诱导关节炎。15A11-P6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释了抗体如何与COMP结合,而COMP可以被钙离子调节。此外,与健康对照相比,在RA患者中可检测到对COMP P6肽及其瓜氨酸化变异具有特异性的血清IgG,并且与更高的疾病活动评分相关。

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将致病性抗COMP抗体与软骨结合提供了结构基础。识别的表位可以是瓜氨酸化的,RA患者中针对该表位的抗体水平升高并与较高的疾病活动度相关,这表明抗COMP抗体在部分RA患者中具有致病作用。

 

出处:Ge, C., Tong, D., Lönnblom, E., Liang, B., Cai, W., Fahlquist-Hagert, C., Li, T., Kastbom, A., Gjertsson, I., Dobritzsch, D. and Holmdahl, R. (2022), Antibodies to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Are Pathogenic in Mice and May Be Clinically Relevan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atol, 74: 961-971. https://doi.org/10.1002/art.4207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emin Arthritis Rheum: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水平或可用于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一致的相关性并不完全确定。近日,发表于Semin Arthritis Rheum的一项荟萃分析旨在系统地总结二者之间的关系。

J Clin Rheumatol: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不同JAK抑制剂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并无显著差异

JAKs激酶是与膜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细胞质酪氨酸激酶,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A&R: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分泌抗体的黏膜外形成及预后价值

循环分泌型Ig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前和发病时升高。在游离分泌成分(SC)存在的情况下,分泌型 Ig可能在黏膜外形成,并且含有SC的抗瓜氨酸蛋白抗体 (ACPA)在RA关节中富集。

A&R: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基因风险评分与影像学进展的关联

来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多基因风险评分与RA患者影像学进展的严重程度相关。

A&R:不同剂量泼尼松龙的短期过渡治疗策略对活动性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影像学和临床结果的疗效

该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的短期糖皮质激素过渡(桥接)治疗对一年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损伤的进展没有任何益处。

A&R: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在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E2F1代谢整合破骨细胞分化和炎性骨吸收中的作用

蛋白质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LSD1)在需要能量的炎症环境中代谢调节破骨细胞生成。这些发现为治疗炎症性关节炎(包括RA患者)中的破骨细胞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