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沉默的杀手”:DAA治疗方案助力围剿丙肝病毒“军团”

2017-07-14 CMT薇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7年4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宣布批准盐酸达拉他韦片和阿舒瑞韦软胶囊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目前该药物已进入市场,患者有望从部分医院及全国药店等正规途径获益。

2017年4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宣布批准盐酸达拉他韦片和阿舒瑞韦软胶囊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目前该药物已进入市场,患者有望从部分医院及全国药店等正规途径获益。

目前中国有约1000万丙肝感染者,且发病率逐年攀升,近三年来,每年有超过20万新增丙肝病例。与庞大患者人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公众对疾病本身及其有效治疗手段缺乏认知,中国丙肝病毒感染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率依旧偏低,急需有效手段控制丙肝发展。近年来,国际上针对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个以DAA(Direct-acting antiviral drugs)为基础的全口服直接抗丙肝病毒联合治疗方案也于近期在中国获批,这标志着丙肝治疗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将为更多中国患者带去“治愈希望”。

丙肝认知度亟待提升,高危人群筛查意义重大

我国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仅为25%,自主筛查率不足20%,诊断率仅为2%。为何丙肝容易漏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谢青主任表示,丙肝发病隐匿,如果不去做丙肝抗体检测,仅靠常规体检是发现不了的。

虽然丙肝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0.43%,但在丙肝高危人群中丙肝病毒感染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数字。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特别是1993年前有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有静脉药瘾者、有医源性暴露史者、有高危性行为史(如多个性伴侣、男男同性恋者)、丙肝感染者的性伴及家庭成员都属于丙肝病毒暴露高风险人群,应主动进行丙肝病毒感染筛查,一旦确诊,就应及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

55%-85%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会转化为慢性丙肝,其中,15%-30%的慢性丙肝患者会在2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大大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因此提高丙肝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率,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改善丙肝预后、提高丙肝防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药物“瞄准”丙肝病毒,DAA方案开启丙肝治疗新时代

近年来,丙肝创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研发在国际上的进展非常快,创新药物不断涌现,其中就包括全口服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DAA),一种不需要干扰素参与、针对丙肝病毒的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在临床上全面推广DAA类药物治疗丙肝,国外的指南中也将DAA类药物作为一线用药推荐。2015年中国《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已前瞻性地将DAA类药物纳入相关推荐。

谢青主任介绍DAA药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DAA药物可以口服,简单方便;第二,DAA药物的抗丙肝病毒作用非常强;第三,DAA药物的疗程明显比原来传统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短很多,同时可以避免出现使用干扰素后的不良反应。更为关键的是,它为疾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干扰素不再适用的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机会。

2017年4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宣布批准盐酸达拉他韦片和阿舒瑞韦软胶囊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这是首个在国内获批的DAA治疗方案,目前已进入市场,患者有望获益。

根据纳入中国大陆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此联合治疗方案针对基因1b型慢性丙肝患者的治愈率达91%-99%,且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同时,盐酸达拉他韦片还被批准与其它药物如索磷布韦(尚未获得CFDA批准)联合,用于治疗成人泛基因型(即基因1-6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这也是唯一被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用于治疗泛基因型的全口服联合治疗方案。

助推DAA成为丙肝主流治疗方案,为“消灭丙肝”奠定坚实基础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简称P/R治疗)是目前我国丙肝标准治疗方案。虽然这一方案可用于所有基因型HCV现症感染的患者,却有疗程长(平均需要1年)、禁忌症多(有精神性疾病、血液疾病、失代偿的丙肝肝硬化患者等禁用)、应答率低(基因1型患者约8%无效+15%治疗后复发)、副作用大等弊端,致使大量患者因为不适用或不耐受而无法接受抗病毒治疗。

2015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提出,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病毒,获得治愈,并将DAA类药物纳入了相关推荐。随着DAA类药物在国内获批,更多丙肝患者将有望通过创新药物获得治愈。助推DAA类药物成为我国主流丙肝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提升丙肝整体诊疗水平和防控效果。接下来,如何提升DAA类药物的可及性、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将是我国丙肝防控的重要课题。

谢青主任表示,以DAA为基础的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联合治疗方案在我国的获批对于有效控制丙肝,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病例,具有重大意义,应该让更多患者尽早用上这类药物。如果DAA类药物能够进入医保覆盖范围,不仅可以减轻丙肝患者的经济压力,使更多的丙肝患者受益,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益于降低由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病引起的公共卫生负担。

曾有人将丙肝比喻为“沉默的杀手”,因为丙肝起病隐匿,且疾病进展缓慢,在人体内可潜伏10-20年,一旦感染,15%-30%的慢性丙肝患者会在2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大大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其社会危害性可见一斑。如今,DAA类药物的出现,可谓是给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新式“武器”,在治愈丙肝这场全民参与、意义重大的战役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未来我们也期待听到来自丙肝战场更多“捷报”!

作者:CMT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patology:给予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口服DAAs治疗在美国是成本效益较好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经证明完全口服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用于治疗等待肝移植(LT)的丙型肝炎(HCV)患者。然而,仅有限的实际证据对LT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和经济状况做了比较。本研究目的是给HCC(肝细胞癌)或DCC(失代偿性肝硬化)的HCV患者全面口服DAA, 再比较LT治疗前后的成本效益。近日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发表研究性文章于Hepatology。本研究构建了等待LT的DCC

Hepatology:DAA治疗失败的基因1 型丙型肝炎患者中,Sofosbuvir-velpatasvir-voxilaprevir使用效果评估

基因1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患者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方案治疗失败以后的最佳再治疗策略,目前仍然未知。近来美国学者发表研究性文章于Hepatology,在美国一个医疗中心开展的2期开放标记研究中,以往使用DAA方案未能达到SVR的基因1型丙型肝炎(HCV)患者被随机分组接受治疗 ,分别使用包含或不含利巴韦林的sofosbuvir-velpatasvir-voxilaprevir组

Hepatology:glecaprevir和pibrentasvir在HCV基因1型感染及有DAA用药史的患者中治疗12周的效果评估

对于慢性HCV感染,直接作用抗病毒(DAA)治疗尽管已经表现出高SVR率,但仍会发生病毒学的失败,并且会导致潜在病毒耐药,这可能降低后续治疗的有效性。先前使用DAA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特别是使用过非结构蛋白5A抑制剂的患者的再治疗方案是有限的,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未满足医疗需求。近来美国学者发表研究性文章于Hepatology,2期开放标记的研究(MAGELLAN-1)评估对于DAA治疗失败的H

盘点:HCV治疗研究新近进展

在欧美及中国等地,丙型肝炎(HCV)是其中一种日益严重的病毒感染。全世界约有1.85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亚洲大国总感染率为3.2%,换言之,在中国目前有多达4000万人感染了HCV病毒,而其中大约95%的患者感染五个主要的HCV病毒类型,包括:1b,2a,3a,3b和6a。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数种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已获批上市,并且有更多此类药物正处于各期临床试验之中

Liver Int:直接作用抗病毒治疗减少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癌复发

直接作用抗病毒(DAA)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高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率和非常少的副作用,大大提高了对HCV感染的治愈率。 DAA暴露是否影响晚期纤维化患者的肝细胞癌(HCC)复发尚待澄清。本研究选取68例持续HCV感染者,他们是首次被诊断为HCC并正处于缓解期,给予其DAA组合治疗或无DAA治疗。所有患者均为肝硬化。中位年龄62岁, 76%为男性。23名患者(34%)接受DAA

J Hepatol:肝细胞癌降低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的成功率

全口服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治疗丙型肝炎(HCV),适应症包括肝硬化伴有肝细胞癌(HCC)患者。然而HCV + HCC患者使用DAAs的数据尚比较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现在或曾经患有HCV的肝硬化患者与没有HCC的肝硬化患者使用全口服DAA方案的疗效。芝加哥学者日前对其机构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DAAs治疗的HCV肝硬化患者做了一回顾性队列分析。共纳入421例HCV +肝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