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根据SLE患者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和临床亚组分析Anifrolumab疗效和安全性:两项III期试验汇总数据的事后分析

2022-03-30 彼岸河边草 MedSci原创

本研究支持anifrolumab (与 I 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结合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在一系列中重度SLE患者中的一致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中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有关Anifrolumab是一种与 I 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结合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已在中度至重度 SLE 患者中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本研究根据干扰素基因特征 (IFNGS)、人口统计学和临床​​亚组来表征anifrolumab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研究人员对中重度SLE患者静脉注射anifrolumab52IIITULIP-1/TULIP-2安慰剂对照试验的汇总数据进行了事后分析。在预定义的亚组中评估结果:IFNGS(高/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种族、地理区域、发病年龄、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疾病活动和血清学标志物。

       结果:在汇总数据中,患者接受了anifrolumab 300 mg (360/726) 或安慰剂 (366/726)82.6%IFNGS高的。IFNGS低的患者相比,IFNGS高的患者具有更大的基线疾病活动性,并且更有可能具有异常的血清学标志物。在总人群中,接受anifrolumab 治疗的患者与安慰剂相比,更大比例的患者在第52周达到了基于不列颠群岛狼疮评估组的综合狼疮评估(BICLA)反应(差异 16.6%;标称 p<0.001)。大多数预定义亚组的BICLAanifrolumab与安慰剂的治疗反应差异与总人群相当,包括基线糖皮质激素剂量(<10/10mg/天泼尼松/当量)和临床疾病活动(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评分<10/10)的亚组)治疗差异较大的亚组包括IFNGS高的患者(18.2%)、基线血清学标志物异常的患者(23.1%)和亚洲患者(29.2%)。 anifrolumab的安全性在各亚组中相似。

      结论:总体而言,本研究支持anifrolumab在一系列中重度SLE患者中的一致疗效和安全性。在少数亚组中,小样本量限制了做出有关anifrolumab治疗是否有益的结论。

 

出处:Vital EM, Merrill JT, Morand EF, et al. Anifrolumab efficacy and safety by type I interferon gene signature and clinical subgroups in patients with SLE: post hoc analysis of pooled data from two phase III trials.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Published Online First: 25 March 2022. doi: 10.1136/annrheumdis-2021-221425

作者:彼岸河边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EJM:iberdomide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II期结果喜人

iberdomide 0.45mg在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RI-4应答率方面优于安慰剂,后续需要大规模研究以进一步证实iberdomide治疗SLE的疗效。

Front Immunol:单细胞分辨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染色质可及性的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的目标是在单细胞分辨率下揭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染色质的可及性,并识别可能驱动异常免疫反应的转录因子(TF)。

Arthritis Rheumatol:Bruton‘s酪氨酸激酶抑制剂Fenebrutinib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安全性和药效学效应研究

Fenebrutinib(GDC-0853)是一种非共价、口服、高选择性的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本研究中对非奈布替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效学进行了评估。

Arthritis: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抑制剂PF-06650833阻断风湿病临床前模型研究

本文探讨了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白介素1相关激酶4(IRAK4)抑制剂PF-06650833在自身免疫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Rheumatology:暴露-反应分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阿尼福卢单抗更佳剂量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I型干扰素途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评估了I型干扰素受体抗体anifrom Lumab(300 mg或1000 mg每4周)与安慰剂治疗52周的慢性、中、重度SLE患者的疗效。

Biomed Pharmacother:中药及天然提取物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进展

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最严重的器官损害形式之一,主要由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引起。超过50%的SLE患者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