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降糖药可能会导致肥胖

2018-05-30 李青 李青大夫

过去一直认为,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现在有观点认为,肥胖也许是糖尿病的一种应激反应,简而言之,因为糖代谢紊乱才导致肥胖。无论哪种认识,肥胖与糖尿病常常共存,减肥可以缓解糖尿病。

过去一直认为,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现在有观点认为,肥胖也许是糖尿病的一种应激反应,简而言之,因为糖代谢紊乱才导致肥胖。无论哪种认识,肥胖与糖尿病常常共存,减肥可以缓解糖尿病。

但也许你不知道,一些降糖药还可能会导致肥胖。

一、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自身的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作用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控制着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

1.对糖代谢的影响:能加速肝细胞、肌肉细胞等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蛋白质生成葡萄糖。也就是说,胰岛素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于是血糖降低。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由于胰岛素对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肥胖。而药用胰岛素,无论是短效的门冬胰岛素,还是长效的甘精胰岛素,或者二者预混的门冬胰岛素30等,长期使用都会导致脂肪堆积和肥胖发生。

二、促胰岛素分泌剂

这些药物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肥胖发生。常见的促分泌剂包括:

1.磺脲类:

第一代磺脲类已被淘汰;第二代磺脲类包括: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三代磺脲类包括格列美脲(亚莫利)。

该类药物除格列美脲之外已较少使用。

2.格列奈类:

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和米格列奈。

注:确切的说,DPP-4抑制剂(列汀类降糖药)包括:西格列汀(捷诺维)、维格列汀(佳维乐)、沙格列汀(安立泽)、阿格列汀(尼欣那)和利格列汀(欧唐宁),也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但其还具有中枢性抑制食欲的作用,所以长期使用不会导致体重增加。不过,DPP-4抑制剂具有潜在的钠水潴留副作用值得关注。

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也叫胰岛素增敏剂,最先开发上市的环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曲格列酮,因药效较低、严重不良反应及肝毒性等问题,已被淘汰或撤市,目前常用的是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

这类药物虽然不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作用,以此来降血糖。

但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引起体重增加和周围性水肿。水肿的发生率为4%~6%,而其他降糖药物水肿的发生率为1%~2%。而且水肿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因此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处方信息中提出了该方面的警告。对于给既往有心衰的患者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时,应慎重考虑。建议对老年人及心脏功能不好的人,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总而言之,临床医生已经患者一定要了解各个药物的特点,使用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疗效是尽量避免其副作用。

作者:李青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5-30 183****7028

    学习

    0

  2. 2018-05-30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3. 2018-05-30 神功盖世

    0

  4. 2018-05-30 1ddf0692m34(暂无匿称)

    学习了.长知识

    0

相关资讯

病例:正确使用降糖药其实大有学问!

74岁女性,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意识不清等症状。在当地医院给予降糖治疗后情况仍不容乐观,后送至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检查诊断发现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那么问题来了:患者患有糖尿病为何又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呢?通过此病例我们可以掌握2型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的选择以及药物使用方法等内容。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不同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OAD)联合治疗T2DM 在临床应用中已十分广泛,其中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美国糖尿病协会等国内外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作为二者的固定复方制剂,具有经济方便的优点,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单独使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或与其他多种OADs联合用药。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单片复方制剂的认识,促进基

降糖药需要终身服药吗?

如何确定降糖药是否要终身服用?

降糖药创造甜美生活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不占少数。大多数的患者都会选择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如果有人要问您会吃降糖药吗?或许大家会觉得可笑,可现实生活中这真的是一道难题。一些患者在不了解降糖药的情况下随便服用药物,结果就会产生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近7成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预混胰岛素

有调查显示,在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七成患者在起始胰岛素治疗时用的是预混胰岛素。那么,预混胰岛素在使用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病例分享:保护胰岛功能,我们如何选择口服降糖药物?

1、患者,男,47岁。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