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CANCER RES:Alisertib联合利妥昔单抗或利妥昔单抗/长春新碱治疗B细胞淋巴瘤

2018-12-20 MedSci MedSci原创

alisertib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具有单药临床活性,与长春新碱/利妥昔单抗联合具有临床前协同作用。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alisertib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长春新碱治疗复发/难治性侵袭性B-NHL患者的安全性和推荐II期剂量(RP2D)。

alisertib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具有单药临床活性,与长春新碱/利妥昔单抗联合具有临床前协同作用。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alisertib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长春新碱治疗复发/难治性侵袭性B-NHL患者的安全性和推荐II期剂量(RP2D)。

研究纳入患有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或其他侵袭性B-NHL的患者,患者在第1 天接受口服alisertib 50 mg bid 第1到7天,联合静脉利妥昔单抗375 mg / m 2,至第8天,21天循环(MR)。在随后的队列(3 + 3设计)中的患者接受增加剂量的alisertib(30mg起始剂量; 10mg增量),bid 第1到7天,联合利妥昔单抗和长春新碱[1.4mg / m 2(最大2mg)第1,8天] 8个周期(MRV)。受益的患者超过8个周期后可以继续使用单药alisertib。对保存组织进行细胞来源和MYC / BCL2 IHC检测。研究共纳入45名患者。MR的alisertib RP2D为50mg bid。MRV(n = 32)的RP2D被确定为40mg bid (40mg 时出现1例剂量限制毒性(DLT),; 50 mg 时出现2例 DLTs。89%的患者出现了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7%)。7名患者出现完全反应(CR),7名患者出现部分反应(PR); MRV RP2D患者中有9例(45%)出现治疗反应(4例CR,5例PR),均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GC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文章最后认为,alisertib 50 mg bid联合利妥昔单抗或alisertib 40 mg bid联合利妥昔单抗和长春新碱的组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在非GCB DLBCL中表现抗肿瘤活性。

原始出处:

Kevin R. Kelly, Jonathan W. Friedberg, et al. Phase I Study of the Investigational Aurora A Kinase Inhibitor Alisertib plus Rituximab or Rituximab/Vincristine in Relapsed/Refractory Aggressive B-cell Lymphoma. CLIN CANCER RES. December 2018 doi: 10.1158/1078-0432.CCR-18-028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CCN临床实践指南:B细胞淋巴瘤(2018.V3)

2018年4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B细胞淋巴瘤指南2018年第3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诊断 滤泡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AIDS相关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 使用免疫表型/基因型检测鉴别诊断成熟B-细胞和NK/T细胞肿瘤 B细胞淋巴瘤支持性护理 费霍奇金淋巴瘤卢加诺的

Blood:PI3Kδ抑制剂(INCB040093)单独或联合JAK1抑制剂(itacitinib)用于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

鉴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δ(PI3Kδ)和Janus激酶(JAK),转录信号通路的传感器和激活剂,可促进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因此,研究人员推测同时抑制这二者或可相互加强治疗效果。Tycel J. Phillips等人开展一剂量递增/扩展性的I期研究,评估INCB040093(PI3Kδ的选择性抑制剂)作为单一疗法或与itacitinib(曾用名 INCB039110,JAK1的选择性抑

NCCN临床实践指南:B细胞淋巴瘤(2018.V4)

2018年5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B细胞淋巴瘤指南2018年第4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诊断 滤泡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AIDS相关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 使用免疫表型/基因型检测鉴别诊断成熟B-细胞和NK/T细胞肿瘤 B细胞淋巴瘤支持性护理 费霍奇金淋巴瘤卢加诺的反

Blood:用JAK1/2抑制剂治疗骨髓增生性肿瘤(MPN)可增加患者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

抑制Janus激酶1/2(JAK1/2)是治疗骨髓增生性肿瘤(MPN)的主要方法。散发观察报道JAK1/2抑制剂治疗MPN过程中可共发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Edit Porpaczy等人对626例MPN患者进行评估,其中包括69位采用JAK1/2抑制剂治疗的骨髓纤维化患者。69位采用JAK1/2治疗的患者中有4位(5.8%)进展成B细胞淋巴瘤,而采用常规治疗的557位患者中仅有2位(0.36%),

NCCN临床实践指南:B细胞淋巴瘤(2018.V5)

2018年10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B细胞淋巴瘤指南2018年第5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诊断 滤泡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AIDS相关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 使用免疫表型/基因型检测鉴别诊断成熟B-细胞和NK/T细胞肿瘤 B细胞淋巴瘤支持性护理 费霍奇金淋巴瘤卢加诺的

NCCN临床实践指南:B细胞淋巴瘤(2019.V1)

2018年11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B细胞淋巴瘤指南2019年第1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诊断 滤泡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AIDS相关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 使用免疫表型/基因型检测鉴别诊断成熟B-细胞和NK/T细胞肿瘤 B细胞淋巴瘤支持性护理 费霍奇金淋巴瘤卢加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