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南开大学发现连翘苷及其代谢物通过靶向PLCβ3抑制血小板活化治疗肺栓塞

2024-06-14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验证连翘的抗血栓作用,并通过多种生物学方法进一步探讨其抗血栓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背景:血栓形成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冠心病、中风和栓塞等常见的临床疾病。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伤和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的血小板过度活化和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抗血小板药物已成为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一线药物,如阿司匹林(Asp)、氯吡格雷等;然而,不良事件的频繁发生是这些药物使用的一个主要问题。

连翘(LQ)是一种有文献记载的传统中药,以其解毒和清热的特性而闻名。临床上,含有LQ的化合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表明它可能具有抗血栓作用。然而,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验证LQ的抗血栓作用,并通过多种生物学方法进一步探讨其抗血栓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肾上腺素-胶原-凝血素诱导的急性肺栓塞(APE)小鼠模型,研究LQ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Ca2+拮抗作用的UPLC/Q/TOF-MS筛选鉴定体系,以确定LQ抑制血小板活化的药理学成分。

利用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活性成分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并确定了活性成分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靶点。进一步,基于靶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多学科方法分析活性成分与靶蛋白结合的分子机制,评估活性成分对靶蛋白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LQ对APE模型小鼠有明显的抗凝作用。连翘苷连翘脂素是LQ的抗血小板活性成分。PLC- β3被认为是抑制连翘苷及其代谢物活化血小板的靶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非共价靶向PLCβ3的ASN260,阻断PLCβ3与Gαq的结合,从而抑制下游的Gαq-PLCβ3-Ca2+信号通路,有效阻碍血小板活化,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结论:该研究不仅首次提出并验证了LQ的抗血栓作用,而且发现连翘苷和连翘脂素是LQ发挥抗血栓活性的主要药理物质,揭示了其通过直接靶向抑制PLCβ3活性发挥抗血小板活性的新机制。这些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对连翘苷治疗潜力的认识,并为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原始出处:

Li J, Wang Y, Li J, et al. Phillyrin and its metabolites treat pulmonary embolism by targeting PLCβ3 to inhibit platelet activation. 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June 10, 2024. doi:10.1016/j.jep.2024.118457

作者:紫菀款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Neurol:脑出血中风患者后续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自发性脑出血中风幸存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用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二级预防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脑出血复发风险增加

3张表总结:常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药物的特点及使用

常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药物的特点及使用

皮瓣移植围手术期是否应该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由于担心出血,围手术期通常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缺血性心脏病或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有明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优势。

JAMA:抗血小板治疗并不能减少COVID-19危重病人的无器官支持天数

在患有COVID-19的重症患者中,与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相比,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21天内提供无器官支持天数改善的可能性很低。

Neurology: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周后应该更换为联合西洛他唑的双抗?

与阿司匹林(ASA)单药相比,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ASA+CLO)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降低了轻度缺血性卒中或高危TIA后早期复发卒中的风险,但第一个月后DAPT对卒中风险降低的影响逐渐

JNNP:溶栓后出血性脑梗死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卒中结局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IVT)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标准治疗方法。 然而,临床医生担心IVT后的出血性转化(HT)。HTs可分为两种类型,I型出血性脑梗死(H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