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中辅助支架精准定位的新方法—漂浮导丝和漂浮球囊技术

2016-06-03 李悦 公永太 孙党辉 365医学网

作者:李悦 公永太 孙党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CI术中支架释放时保持支架位置稳定对于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或其他需要支架精准定位释放的病变尤为重要。但有时由于心脏搏动可引起支架较大幅度位置移动,使支架精准定位释放困难,可能导致病变覆盖不完全、无病变节段或分支被支架覆盖等不良后果,严重者需置入另一枚支架补救,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且增加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风险。 支架定位过程中

作者:李悦 公永太 孙党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CI术中支架释放时保持支架位置稳定对于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或其他需要支架精准定位释放的病变尤为重要。但有时由于心脏搏动可引起支架较大幅度位置移动,使支架精准定位释放困难,可能导致病变覆盖不完全、无病变节段或分支被支架覆盖等不良后果,严重者需置入另一枚支架补救,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且增加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风险。
支架定位过程中随心脏搏动发生明显位移时,保持支架位置稳定、确保精准释放的常用方法包括指引导管深插、锚定导丝或球囊技术、低压力膨胀支架球囊和快速右心室起搏等。但上述方法均存在各自局限性。指引导管深插有导致压力嵌顿和损伤冠状动脉风险,且不适用于靶病变位于冠状动脉开口病例。锚定导丝或球囊技术需要靶病变近端存在较大分支,且有分支血管损伤风险。低压力膨胀支架球囊可通过加大支架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力阻止支架运动,但有发生支架脱载或支架变形风险。快速右心室起搏延长手术操作时间,增加血管入路并发症甚至心室穿孔风险,并增加医疗花费。
近年笔者提出采用漂浮导丝或漂浮球囊技术用于克服PCI术中支架大幅度位移,辅助支架精准定位释放,取得较好效果。初期研究结果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Li et al. Stabilization of Coronary Stents Using Floating Wire Technique. J Invasive Cardiol, 2015, 27(11):497-500.)。本文介绍该技术操作步骤和技巧,希望对广大冠心病介入治疗医生提供借鉴。
一、技术原理
支架定位过程中发生明显位置移动,主要是由于指引导管与冠状动脉开口之间随心脏搏动发生明显相对位移所致。漂浮导丝或漂浮球囊技术将导丝或球囊经指引导管送至升主动脉,再前送指引导管能够使其更加稳定,防止心脏搏动引起的指引导管和冠状动脉间的大幅度相对位移,确保支架精确定位。
二、操作步骤
 1、术中发现因心脏搏动导致支架定位过程中大幅度位移时,轻微后退指引导管使导管头端退出冠状动脉开口,送入另一根指引导丝至主动脉根部并反折(漂浮于升主动脉内),再推送指引导管直至导管头端紧邻冠状动脉开口并保持同轴,持续施以推力保持指引导管头端位置稳定(图1)。然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支架移动是否被阻止。
2、如一根漂浮导丝支撑力不足以保持指引导管稳定时,可按上述方法再送入另一根指引导丝至升主动脉,即双漂浮导丝技术。
3、必要时可沿漂浮导丝送入球囊至升主动脉,再前送指引导管,增加其稳定性,即漂浮球囊技术(图3)。
三、操作注意事项
1、为提供足够支撑力,漂浮导丝伸出指引导管的部分应足够长(通常6~10cm左右)。
2、如冠状动脉开口直径较大,过度用力推送指引导管常会导致漂浮导丝被推入冠状动脉内,此时可采用双漂浮导丝技术或漂浮球囊技术。
四、漂浮导丝和漂浮球囊技术特点
1、笔者体会该技术能够有效增加PCI术中指引导管、导丝和支架整个系统稳定性,克服支架定位过程中随心脏搏动大幅度位移。多数情况下单导丝漂浮技术即可提供足够的稳定作用。
2、该技术能够避免指引导管深插引起冠状动脉开口损伤或限制血流,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支架精确定位。
3、也可用于高压球囊精准定位后扩张支架时使用。
4、该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经桡动脉采用6F指引导管完成。
5、可使用预扩张球囊做为漂浮球囊,不增加额外花费。 
图1. 漂浮导丝技术示意图 


A、B:心脏搏动引起支架位置移动幅度较大使病变不能被完全覆盖。C、D:漂浮导丝技术有效阻止支架大幅度位移。
图2. 漂浮导丝技术典型病例


A:冠状动脉造影示RCA中段弥漫重度狭窄病变。B、C:心脏收缩末期(B)至舒张末期(C)支架位移幅度较大,箭头指示支架近端及远端位置。 D、E:漂浮导丝技术能够显著阻止支架大幅度位移(D为心脏收缩末期时支架位置,E为心脏舒张末期时支架位置,白色箭头为支架近端和远端位置,黑色箭头指示漂浮导丝)。F:最终造影结果显示支架释放位置理想。
图3. 漂浮球囊技术典型病例


A:冠状动脉造影示RCA近、中段弥漫重度狭窄病变。 B、C:中段病变支架置入后,拟于近中段病变部位置入支架时,发现即使应用漂浮导丝技术,心脏收缩末期(B)至舒张末期(C)支架位移幅度仍较大,白色箭头指示支架近端和远端位置,黑色箭头指示漂浮导丝。 D、E:采用漂浮球囊技术后支架位移被显著抑制(D为心脏收缩末期时支架位置,E为心脏舒张末期时支架位置,白色箭头为支架近端及远端位置,黑色箭头指示漂浮球囊)。F:最终造影结果显示支架释放位置理想。

作者:李悦 公永太 孙党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6-09-30 lingqf
  2. 2016-09-11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己拜读,受益匪浅

    0

  3. 2016-08-30 zxl736

相关资讯

JAMA:新的临床预测工具可预测患者PCI后1年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危害和益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缺血,但增加了出血量。该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一种临床决策工具来确定PCI后1年以上的患者继续使用噻吩并吡啶的益处 vs 危害。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随机DAPT研究,该研究包括来自11个国家(2009年8月 - 2014年5月)的11648例患者,预测规则用来推导患者分层来区分PCI术后12至30个月缺血性和出血风险。验证通过内部引导重采样和

JACC:新模型可预测药物洗脱支架PCI后冠状动脉血栓或出血风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以大出血(MB)风险增加为代价的冠状动脉血栓事件(CTEs)的风险。准确地预测每个相应事件的发生,并告知临床决策的指标目前是缺乏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和验证独立的模型来预测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院外血栓形成和出血事件的风险。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4,190例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被招募于PARIS注册表中,

Circulation:CABG和PCI治疗血管病变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孰优孰劣?

指南建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治疗多支血管病变和严重左心室(LV)收缩功能不全优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然而,在此类患者的随机试验中,还没有对CABG和PCI进行比较。该研究纳入了多支血管病变和LV收缩功能不全(射血分数≤35%)的患者,这些患者接受过依维莫司洗脱支架带(EES)的PCI或CABG,这些患者是从纽约州的注册中挑选出来的。主要成果是长期的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心肌梗

JAMA:胆固醇结晶栓塞知多少?蓝趾综合征-案例报道

患者男,70岁,就诊时有冠心病、高血压、轻度主动脉瓣狭窄出现精神状态改变、需要透析的急性肾损伤、四肢远端皮肤变色伴疼痛。3周前患者因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查体:如图所示,患者的几个脚趾跖侧有蓝色的斑块、丘疹,伴触痛;手上也有伴触痛的斑块。辅助检查:白细胞 9100/μL,嗜酸性粒细胞 22%;血尿素氮 70 mg/dL (25 mmol/L),肌酐 6.1 mg/dL (

解读|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2016年5月,《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正式更新。

中国PCI指南六大更新:稳定冠心病患者狭窄<90%,干预时需要有缺血证据

近日,《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