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不孕不育、流产、死胎,如何影响妇女中风的风险?

2022-01-20 Freeman MedSci原创

流产和死胎与妇女中风风险的增加有关

中风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6年有近8010万中风幸存者,550万中风死亡者,以及1370万新中风患者。在中风负担中存在与性别有关的差异。即使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但从绝对数字上看,女性患中风的人数更多,而且她们在中风后的结果更差。

目前的中风预防指南确定了一些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律紊乱、高血脂和其他血脂。然而,这些只是部分地解释了女性和男性之间的中风风险差异。需要对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有更多的了解。

怀孕和分娩是妇女生命中的特殊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如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先兆子痫、早产和胎龄小的婴儿,都与中风或脑血管事件的长期风险有关。

然而,只有有限的研究探讨了与不孕症、流产和死胎的关系,这些都是受孕和怀孕过程中常见的异常情况。不孕症、流产、死胎和中风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不稳定的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肥胖和吸烟。此外,不孕不育、流产和死胎通常伴随着荷尔蒙变化和慢性炎症,这可能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不孕不育、流产或死胎史的妇女可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这是可信的。


目前,已经有4个荟萃分析汇集了关于不孕症、流产、死胎和中风的研究结果。然而,截至2014年,每篇综述包括的研究不超过4项。未能包括所有的相关研究,导致力量的丧失和潜在的偏倚风险。此外,2017年至2019年期间,有一些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发表。纳入这些高质量的队列研究将提高检测任何潜在关联的能力。

藉此,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Chen Liang等人,对不孕不育、流产、死胎和中风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系统回顾并提供了最新的证据。

对截至2020年9月26日的不孕不育、流产、死胎和中风之间关联的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检索了七个数据库。PubMed, Embase, Cochrane, CINIHL, PsyclNFO, Wanfang, 和CNKI。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来估计集合危险比(HRs)和95%CIs。

16项队列研究和2项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了7 808 521名妇女,进行了这项荟萃分析。经历过流产或死产的妇女患中风的风险较高(流产:HR,1.07[95%CI,1.00-1.14];死胎:HR,1.38[95%CI,1.11-1.71])比其他妇女高。每增加一次流产和死胎,中风的HR分别为1.13(95%CI,0.96-1.33)和1.25(95%CI,1.06-1.49)。

在亚组分析中,中风风险的增加与反复流产和死胎有关(流产≥3次:HR,1.42[95% CI,1.05-1.90];死胎≥2次:HR,1.14[95% CI,1.04-1.26])。不孕不育和中风之间的关联不一致,没有结论(HR,1.07[95% CI,0.87-1.32])。

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发现了:流产和死胎与妇女中风风险的增加有关,这可作为一个风险因素,帮助识别中风风险较高的妇女。

 

原文出处:
Liang C, Chung HF, Dobson AJ, Mishra GD. Infertility, Miscarriage, Stillbirth, and the Risk of Stroke Among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troke.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5, 2022:STROKEAHA.121.036271. doi:10.1161/STROKEAHA.121.036271

 

作者:Freem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2-01-20 ms1706200578907691

    不错,学习了

    0

  2. 2022-01-20 医鸣惊人

    认真学习了

    0

  3. 2022-01-20 屋顶瞄爱赏月

    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Stroke:随访20年,儿童中风后,长期死亡率如何

小儿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长期死亡率增加

European Radiology: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仅仅使用CT还远远不够!

缺血性卒中是导致患者严重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Stroke:脑卒中,晚期时间窗血管内治疗,男女或无差异

在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晚期患者的多中心分析中,性别与功能结局没有关系

Stroke:妊娠高血压疾病,对脑卒中风险的影响如何?

HDP对未来卒中风险的影响持续了17年,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

Neurology:追踪卒中后记忆轨迹变化,记忆减退难以避免,血管内治疗或免于卒中后更严重记忆缺失

近日,有研究人员调查了18个欧洲国家首次卒中和复发卒中前后的记忆轨迹, 发现首次卒中和反复卒中后记忆力急剧下降,但并非加速下降。改进的血管内治疗可能与卒中后较少的记忆丧失有关,还需更多基于个体水平证据

stroke: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斑块特点,男女有别!

在有症状的轻度至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出现带有IPH和LRNC的高危颈动脉斑块

拓展阅读

突发脑梗死替奈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获得好效果

80 岁男性突发脑卒中,约 2.5 小时后入院,经检查评估行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术,给予多种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嘱定期复查。

JAN: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轨迹模式及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中风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存在差异。护理人员者需要考虑这些不同类别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建立更个性化和优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长期照护需求。

突发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获得良好疗效

58 岁男性脑卒中病例,发病后经系列检查诊断与治疗,包括溶栓、取栓等,介绍其病情演变、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后续恢复情况。

IJNS:衰弱对成年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研究强调了评估成年卒中出院患者基线衰弱的重要性,因为它与非选择性再入院、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卒中后残疾显著相关。

Stroke:高强度失语干预对卒中后慢性失语症患者的疲劳程度的影响

强化治疗对患有慢性失语症的中风幸存者的疲劳程度很小,这表明疲劳并不是高强度治疗的障碍。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CTP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功能预后预测的新型影像学指标

基于平扫计算机断层摄影 (NCCT) 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CTA) 手动测量的几个派生指标,如血栓衰减增加和空隙率已被引入临床。

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暂未更新 ·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