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可治疗癌症?只是一种尝试,还谈不上达到“治愈”效果

2019-02-12 郭晓强 中国科协微信公号“科普中国”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癌症免疫治疗以来,各种“奇思妙想”的报道接踵而来,令人目不暇接。最近,关于疟原虫可以治疗癌症的新闻,纷纷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一时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对此很多人也表示质疑,这个曾经让人类害怕的“大魔头”,真的成了对战癌症的“特效药”?这种疗法真的可行吗?今天,我们就详细的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说疟原虫可以治疗癌症?众所周知,疟原虫是导致疟疾的病原体,其治疗癌症无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癌症免疫治疗以来,各种“奇思妙想”的报道接踵而来,令人目不暇接。最近,关于疟原虫可以治疗癌症的新闻,纷纷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一时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对此很多人也表示质疑,这个曾经让人类害怕的“大魔头”,真的成了对战癌症的“特效药”?这种疗法真的可行吗?今天,我们就详细的和大家聊一聊。

为什么说疟原虫可以治疗癌症?

众所周知,疟原虫是导致疟疾的病原体,其治疗癌症无非具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直接效应。疟原虫可选择性杀死癌细胞,或直接吞噬或释放针对癌细胞的有毒物质,但这种神奇效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种是间接效应。疟原虫的感染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来抵抗,顺便把癌细胞也杀死了。这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策略倒是屡见不鲜。早在十九世纪末,借助细菌感染杀死肿瘤细胞实际上就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用疟原虫治疗癌症可行吗?

首先是潜在致病性。如果用活疟原虫(无论是野生还是去除治病因子),它们都仍具有很大的致病性,尽管目前有治疗疟疾的药物,但是也不敢保证百分百有效。

其次是风险难控性。即使疟原虫不引发严重疾病,但疟原虫含太多物质,具有“大杂烩”的味道,很难避免其中的成分引发严重临床副反应的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第三是效率低的问题。由于疟原虫是一种生物体,在体内的运输效率和扩散效应都远远低于小分子药物(如顺铂、紫杉醇和格列卫),也低于大分子抗体药物(如赫赛汀和贝伐单抗等),这也严重限制了治疗效率。

总体而言,如果疟原虫引发疟疾治疗癌症是通过间接激活免疫系统实现的,那么这一策略的前景很难说乐观。这里以疫苗发展为例,传统疫苗是采用减毒或失活的病原体,而现在则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关键蛋白甚至蛋白片段,大大简化了制备流程并增加了安全性。同样道理,目前可以采用较为安全的免疫激活策略来实现肿瘤治疗目的(像去年诺贝尔奖的免疫负调控因子抑制剂),自然减少了用病原体来激活免疫系统这种风险性较高、效率较低方案。从这个角度来讲,采用诱导疟疾而实现肿瘤治疗的策略很难称得上是一种理想方案。

但作为一种经验性大于理论性的肿瘤治疗,也很难判断疟原虫治疗癌症百无一用,作为一种选择到可以尝试。也许对某种特殊类型的肿瘤确实具有一定疗效。

综合判断,疟原虫治疗肿瘤目前只能是一种尝试,目前很难说得上成功,更谈不上达到“治愈”效果。癌症仍是一种顽疾,面前治疗效果距离公众预期仍有很大差距,自然引发寻找新的治疗策略,疟原虫治疗肿瘤最终走向成功还是失败则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来证明。

作者:郭晓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9-02-12 CHANGE

    疗效只是效果的众多方面之一,还要看对患者的获益,包括生活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效果的

    0

相关资讯

Cell:宿主脂类水平可调节人类疟原虫的性别分化

疟疾仍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2015年有接近2亿临床案例并且有超过40万人因此死亡。

Blood:干扰CD147-RAP2相互作用,可有效阻滞恶性疟原虫入侵红细胞。

中心点:CD147-RAP2相互作用是恶性疟原虫(Pf,P.Falciparum)侵入红细胞的必要条件,但与已知的该过程所涉及的相互作用无关。HP6H8,可特异性打断CD-RAP2配对,进而完全性消除和预防人化小鼠感染Pf。摘要:目前尚缺乏预防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有效疫苗,而且宿主和寄生虫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也未完全清楚。现有研究人员证实,RAP2,寄生虫分泌的一种棒状体蛋白,其相互作用在入侵的寄生液泡

PLoS Pathog:按蚊传播疟原虫机制方面新发现

近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敬文研究员课题组通过解析按蚊免疫系统-肠道菌群-围食膜-疟原虫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疟疾传播媒介按蚊免疫系统调控肠道菌群抵抗疟原虫感染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PGRP-LD mediates A. stephensi vector competency by regulating homeostasis of microbiota-induced peritrop

Blood:血小板直接参与抵制疟原虫感染!

中心点:血小板直与疟疾患者血液循环中的疟原虫相互作用并可杀死疟原虫,从而协助控制寄生虫血症。摘要:据悉,血小板可辅助机体的先天免疫反应抵抗炎症,虽然目前缺乏该功能在包括疟疾在内的任何人类疾病中的直接证据。近日,Blood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Steven Kho等人采用显微镜和流氏细胞术对各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vivax、三日疟原虫或诺氏疟原虫)感染的患者的血小板-红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究

科学家尝试在东南亚剿灭抗药恶性疟原虫

在经历数年衰退后,疟疾的感染率在柬埔寨东北部似乎有所上升。在那里,人们正在向蚊子遍野的丛林更深处进军,以寻找木材和诸如samrong等季节性货品。这为恶性疟原虫的繁盛——同时需要人类和昆虫宿主——提供了机会。

PNAS:科学家构建基因编辑工具研究恶性疟原虫

分子水平的遗传操作是研究恶性疟原虫病理学以及抗药机制的重要工具。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利用CRISPR/dCas9系统,在恶性疟原虫中成功构建了基于表观遗传修饰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相关研究成果于12月2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