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Endocr Metab:青少年和年轻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也增加

2015-10-13 小田 译 医学论坛网

既往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成人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但有关青少年和年轻的PCOS女性的这种风险是否增加尚有争议。因此,美国学者通过核磁共振光谱法这种新型技术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数量来评估心血管风险。 该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临床研究中心的PCOS女性和对照组女性分别35例和20例,获取血液样本和人体测量指标,主要转归指标为核磁共振光谱法测定的LDL颗粒大小

既往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成人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但有关青少年和年轻的PCOS女性的这种风险是否增加尚有争议。因此,美国学者通过核磁共振光谱法这种新型技术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数量来评估心血管风险。

该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临床研究中心的PCOS女性和对照组女性分别35例和20例,获取血液样本和人体测量指标,主要转归指标为核磁共振光谱法测定的LDL颗粒大小和数量,次要转归指标为LDL颗粒数量与高敏C反应蛋白、腰臀比、雄激素过多症、胰岛素抵抗和脂联素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OS女性的LDL颗粒数量较多(935 ± 412 vs 735 ± 264,P=0.032),LDL颗粒与高敏C反应蛋白(r = 0.37,P=0.006)和腰臀比(r = 0.57,P=0.0003)强相关。较多的LDL颗粒数量驱动主要源于小LDL颗粒数量(sLDLp)差异,即PCOS患者的sLDLp更多(348 ± 305 vs 178 ± 195,P=0.015)。而sLDLp则与Matsuda指数(r = −0.51,P=0.0001)、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指数(r = 0.41,P=0.002)和脂联素(r = −0.46,P=0.0004)有关,与T无关。

该研究表明,青少年和年轻的PCOS女性患者有致动脉粥样化的脂蛋白谱,提示其增加的心血管风险可能是由内脏脂肪和胰岛素水平所驱动。该研究论文9月1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J Clin Endocrinol Metabol)。

参考文献:

E. Gourgari,et al.Lipoprotein Particle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Women With PCO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ir Cardiovascular Risk.J Clin Endocrinol Metabol.2015

作者:小田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高血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点击看大图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仅影响生殖功能,其患者还存在多方面的代谢障碍,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发生率5%~10% 。临床上PCOS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及继发性闭经,此外尚有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生化检查还常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等代谢异常。PCOS的概念已超出妇科内分泌的领域,成为一组累及多系统的慢性内分

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201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美国内分泌学会(The Endocrine Society)专家小组近日发布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和治疗的最新临床实践指南。由于PCO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并且其临床特征多不典型,因此成为近年来生殖医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各大会议上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Richard S. Legro博士(PCOS指南制定专家小组组长)在指南的新闻发

Ginekol Pol: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患者的维生素D浓度与肥胖的关系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女性维生素D代谢浓度与荷尔蒙激素水平对出现的腹部和gynoidal型肥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6个PCOS女性患者(19~49岁,BMI:26.8~53.8 kg/m2),出现显著的腹部和gynoidal型肥胖者被招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能吸光光度法测量人体机体组分,测定空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瘦蛋白 (来普汀)、葡萄糖、胰岛素、内环境平衡的评估模型(HOMA)

PANS:多囊卵巢综合征内雄激素受体的可变剪接

现代社会伴随着生活节奏变快的还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近年来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病例就越来越多,这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多毛、痤疮、肥胖等的常见内分泌症候群,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来自浙江大学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lternative splicing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in polycystic

病例分享: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1例

第一部分:病史采集 患者,女,33岁 初诊日期:2014年01月6日 主诉:停经2+月,婚后未避孕3年未孕; 现病史:患者末次月经2013年10月25 日,测尿妊免实验阴性。初潮年龄13岁,起初月经规律,5-6天/28-30 天,血量中等,无痛经;近7年来月经不规律,周期5-7/20-90天,量时多时少;曾于医院就诊,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曾服用黄体酮调经。近3年体重增加10kg。

CSE 2015:MedSci专访刘伟教授:PCOS研究新观点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于在2015年8月26日~29日在南京召开。在大会的“性腺专场”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伟教授就多囊卵巢综合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MedSci就此话题对刘伟教授进行了专访。MedSci:请问刘教授,目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方面有哪些新的观点?刘伟:众所周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两大核心病理机制是高雄激素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所以一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