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以预测TAVR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严重程度和恢复

2018-08-22 xiangting MedSci原创

肾上腺动脉粥样硬化负荷与TAVR后AKI的发生、严重程度和恢复相关。

急性肾损伤(AKI)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主要并发症。导管操作期间碎片引起的动脉栓塞被认为是导致AKI的潜在因素。这项研究调查了主动脉粥样斑块负荷对TAVR后AKI的影响,并评估了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成像对这些患者AKI评估的潜能。

研究纳入278例接受TAVR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析了其术前多层螺旋CT图像。AKI被定义为血清肌酐绝对值增加≥0.3mg/dL。测量每个1-mm横断面图像中的主动脉血管和管腔面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肾动脉上方(PAV肾动脉以上)和下方(PAV肾动脉以下)的粥样斑体积百分率:PAV = {Σ(血管面积-管腔面积)/Σ(血管面积)}×100。TAVR后有92例患者(33.1%)发生AKI。AKI与较高的上方PAV相关(30.4±8.2 vs 21.3±5.8%; P=0.02),但与下方PAV不相关(28.9±7.7 vs 25.8±6.1%; P=0.41)。更高的上方PAV与AKI严重程度直接相关(P=0.008),与从峰值到出院的血清肌酐恢复水平呈负相关(r=0.78; P=0.002)。多因素分析表明,肾动脉上方PAV是AKI的显著预测因子(P=0.02)。ROC曲线分析确定了肾动脉上方PAV>29.5%是预测AKI的最佳阈值。

肾上腺动脉粥样硬化负荷与TAVR后AKI的发生、严重程度和恢复相关。这项研究强调了术前使用多层螺旋CT评估主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识别AKI高危患者的意义。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颈动脉病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卒中和心血管预后

CD在TAVR患者中很常见,存在于1/5的患者中。CD与30天或1年的卒中或死亡风险升高无关。

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期小叶血栓的中期随访

这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接受CT血管造影的前瞻性观察队列中,随访406天期间,LT与死亡率或卒中发病率升高无关。

Circulation: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排队时间与临床预后的相关趋势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标志着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案的模式转变。但是,TAVR需求的快速指数增长可能会导致等候时间延长,很多患者得不到医治。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TAVR排队时间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时间趋势。本研究是在加拿大开展的以人口为基础的研究,研究人员收集2010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期间需要行TAVR的患者数据。主要指标是从确定到进行手术的总体中位排队时间。在2012年9月省

JACC:术后即刻12导联心电图可作为TAVR后晚期传导缺陷的预测因子

对于以下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TAVR后立即移除临时起搏器是安全的:1)窦性心律、伴PR间期<240ms且QRS间期<150ms;或2)房颤并且QRS间期<140ms。

JACC:TAVR后需要晚期(≥48h)永久起搏器的高度传导障碍预测因子

该分析显示在这个队列中,基线右束支传导阻滞和TAVR后PR长度增加数量是TAVR后需要进行PPM置换的晚期(≥48h)高度传导障碍独立预测因子。

JACC:TAVR后新发持续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律失常负担

这些数据支持,在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患者群体中使用心脏监测设备进行密切随访,并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