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ment Pharm Therap:哪种静脉铁制剂治疗炎性肠病患者缺铁性贫血更具有效性和耐受性?

2017-05-11 吴刚 环球医学

2017年5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系统评价和网络Meta分析,考察了不同静脉铁制剂针对炎性肠病(IBD)患者并发的缺铁性贫血(IDA)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背景:IDA是IBD的常见并发症,与生活质量降低和住院率增加相关。虽然治疗IBD患者IDA的最佳途径还没有明确的建立,但是目前欧洲指南推荐静脉铁治疗重度贫血或对口服铁制剂不耐受的IBD患者。目的:旨在系统评

2017年5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系统评价和网络Meta分析,考察了不同静脉铁制剂针对炎性肠病(IBD)患者并发的缺铁性贫血(IDA)的有效性和耐受性。

背景:IDA是IBD的常见并发症,与生活质量降低和住院率增加相关。虽然治疗IBD患者IDA的最佳途径还没有明确的建立,但是目前欧洲指南推荐静脉铁治疗重度贫血或对口服铁制剂不耐受的IBD患者。

目的:旨在系统评价和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NMA)中,比较IBD患者IDA治疗中使用的不同静脉铁制剂的有效性和耐受性。PROSPERO注册号为42016046565。

方法:2016年6月,研究人员系统检索了分析静脉铁治疗IBD患者I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首要结局为治疗应答,其定义为Hb恢复正常或增加≥2g/dL。

结果:5项随机对照试验(1143人)纳入到网络Meta分析中。仅有羧基麦芽糖铁比口服铁更显着性有效(OR,1.9,95%;CrI,1.1~3.2)。排名概率显示,羧基麦芽糖铁最有效,依次是蔗糖铁、异麦芽糖铁和口服铁。系统评价的汇总数据(1746人)显示,羧基麦芽糖铁、蔗糖铁、右旋糖酐铁、异麦芽糖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0%、15.3%、12.0%、17.0%。羧基麦芽糖铁和异麦芽糖铁各发生1例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AE),蔗糖铁发生1例可能的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羧基麦芽糖铁为最有效的静脉铁制剂,其次是蔗糖铁。此外,羧基麦芽糖铁的耐受性更佳。因此,纳米胶体静脉注射铁产品表现出差异化的治疗和安全性特征,而且是不可互换的。

作者:吴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SBB:新型纳米颗粒或有效治疗机体炎性肠病

最近,刊登于国际杂志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乔治亚州立大学和中国西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颗粒可以有效阻断在炎性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细胞表面分子,这种新型纳米颗粒或可作为炎性肠病(IBD)的一种安全性疗法。 这种纳米颗粒可以减少CD98的表达,CD98分子是一种促进炎症发生的糖蛋白,研究者Didier

Nutr J:炎性肠病患者饮食和营养研究

炎性肠病简称IBD,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炎症性肠病(IBD)可能与营养问题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IBD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情况。 这项横断面研究研究共纳入了78名参与者(35名男性和43名女性,年龄18-74岁),大多数(80%)的参与者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所有参与者完成了疾病相关问卷调查,31名参与者还进行了为期3天的食物记录。研

Nat Med:历时多年 科学家终于鉴别出或有望彻底治愈炎性肠病的新型潜在靶点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治疗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的潜在治疗靶点,相关研究或将改变成千上万名对当前疗法并无反应的炎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当前临床上普遍采

Am J Pathol:鉴别出开发炎性肠病新型疗法的关键基因靶点

炎性肠病(IBD)主要表现为肠道慢性炎症复发,这是目前全球人群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然而IBD如何发生至今仍然是个谜,当前并没有有效的疗法来治疗IBD,而且部分疗法对于缓解疾病症状也并不理想;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汉诺威医学院(Hannover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Cd14基

JEM:揭示microRNA分子在炎性肠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一篇题为“Myeloid-derived miR-223 regulat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via repression of the NLRP3 inflammasom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

Aliment Pharm Therap:炎性肠病患者恢复应答 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2017年4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由荷兰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炎性肠病(IBD)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或阿达木单抗并结合免疫调节剂,能够抑制抗药抗体产生。背景:IBD患者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失去应答,常常由抗药抗体形成和药效中和引起。已表明添加免疫调节剂能减少免疫原性,使得恢复应答。目的:研究IBD患者中,抗TNF单药治疗添加免疫调节剂能否抑制抗药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