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急性脑卒中后,胰岛B细胞功能如何影响预后?

2021-08-20 Freeman MedSci原创

在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β细胞功能障碍与短期不良临床结局明显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400万人经历缺血性卒中。由于目前全球关注的焦点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因此必须明确导致不利于临床结果的病理生理学因素。

众所周知,β细胞功能恶化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有文献报道,胰岛素抵抗不仅与糖尿病患者有关,也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ACROSS-中国研究小组(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cross China-中国各地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糖调节异常)以前的报告显示,胰岛素抵抗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短期和长期临床结局有关联。

然而,关于β细胞功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联证据很少。只有中国的研究小组表明,在非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β细胞功能下降与长期临床结局不佳的风险较高有关,没有临床研究调查β细胞功能与缺血性卒中后短期临床结局的关系。

胰岛素的分泌受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这一事实表明,胰岛素抵抗有可能改变缺血性脑卒中后β细胞功能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联,但至今很少有临床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藉此,日本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的 Takuya Kiyohara等人,基于医院的前瞻性研究,探究了非糖尿病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β细胞功能与短期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

他们对3590名非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平均年龄71岁)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β细胞功能的评估采用了β细胞功能的平衡模型评估(HOMA-β)。

研究结果是中风发病后3个月的mRS(3-6分)和中风复发情况,以及出院时的神经系统恶化(NIHSS≥2分)。最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HOMA-β五分位数水平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联。

他们发现:随着HOMA-β水平的下降,功能不良和神经系统恶化的年龄和性别调整后的几率显著增加。

在调整了HOMA-胰岛素抵抗后,这些关联变得更加突出,即使进一步调整了其他混杂因素,即体重指数、血脂异常、高血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卒中亚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再灌注治疗后,这些关联也基本没有改变。

在卒中复发方面没有观察到这种关联。在对HOMA-β和HOMA-胰岛素抵抗水平组合的分层分析中,较低的HOMA-β和较高的HOMA-胰岛素抵抗水平,与功能不良结局和神经系统恶化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β细胞功能障碍与短期不良临床结局明显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原文出处:

Kiyohara T, Matsuo R, Hata J, et al. β-Cell Func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21;52(8):2621-2628. doi:10.1161/STROKEAHA.120.031392

作者:Freem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脑血栓取出后24小时NIHSS评分,可有效预测长期功能

经基线调整后的24小时NIHSS,是预测血管内治疗患者90天mRS结果的最强因素。二分法的24小时NIHSS得分≤7是第二好的预测因素。

Stroke:分析20万人,脑卒中后,机械取栓的概况如何?

即使考虑到院间转院,全美国有相当一部分缺血性卒中患者缺乏血栓切除术,美国的卒中治疗系统需要进一步发展以优化血栓切除术的使用。

Stroke:冠脉硬化,和脑白质病变有何关系?

在健康的高危人群中,冠状动脉斑块的存在和体积与较大的WMH体积有关,在PVWMH中表现得最为强烈。

Stroke:注意啦!强迫症患者,更容易脑中风发作!

临床医生应密切监测强迫症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和相关风险。强迫症与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的病理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Stroke:早产儿,成年后,更容易有脑中风么?

早产与成年后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

拓展阅读

Annals of Neurology:2000-2020 年中风复发和复发后死亡率趋势的性别差异

中风复发率的下降表明中风二级预防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女性。

STTT:中山大学附黄辉团队揭示血小板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基因型对叶酸预防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调查血小板活化参数和MTHFR基因型是否共同影响叶酸治疗在首次预防卒中的疗效。数据来源于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试验。

Stroke:非心肌栓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出血转化——一项卒中磁共振成像分析研究

本研究结果提示非心肌栓塞性卒中患者中约有 28% 存在早期 HT,24% 存在可通过 MRI 检测到的晚期 HT。

【协和医学杂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本文从CPSP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CPSP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卒中计划早期诊断评分表(ASPECTS评分)

卒中计划早期诊断评分表(ASPECTS评分)

SVN: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风风险的十年跟踪调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持续10年的缺血性中风的风险仍增高,同时由于出血性中风的风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谨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暂未更新 · 2024-01-10

成人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南昌大学护理学院 ·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