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心脏学会领衔 I 11月8日夜间高血压管理亚洲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昨天 网络 网络

本次发布会由杨文艺教授主持,亚洲心脏学会监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亚洲心脏学会副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教授等学者出席本次发布会。

  2024年11月08日,全球首部国际性夜间高血压临床管理共识文件—夜间高血压管理亚洲专家共识,在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上重磅发布。

  本次发布会由杨文艺教授主持,亚洲心脏学会监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亚洲心脏学会副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教授,亚洲心脏学会高血压学组组长Prof. Erkin Mirrakhimov,以及《共识》统稿专家刘靖教授和撰写组成员林金秀教授共同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共识源自亚洲,造福世界

  会议伊始,马长生教授、王继光教授和Prof. Erkin Mirrakhimov分别代表亚洲心脏学会领导和共识的通讯作者致辞。他们强调夜间高血压是本届长城会的热点,也是亚洲高血压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共识》在《夜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汲取了亚洲各国专家的智慧,计划于今年年底发表,希望共识能够帮助医生患者更好地了解、重视夜间高血压,普及血压监测,推动亚洲甚至全球的夜间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助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高质量达标,重点如下:

1. 夜间高血压亟需被发现并得到有效管理

  中国、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高血压危险因素:盐摄入多且对盐敏感。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示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夜间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夜间高血压,包括隐蔽性的单纯夜间高血压,亟需被发现并得到有效管理。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管理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 夜间高血压管理积累了大量证据,中国在夜间高血压管理和控制方面具备引领作用  

  在过去20年中,无论是流行病学研究、治疗实验还是治疗药物,都积累了大量的证据。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药物如阿利沙坦酯等,它们在有效控制日间血压的同时,对夜间血压有更强的治疗作用。

  中国率先在全球发表了首部夜间高血压管理共识,在此基础上亚洲心脏病学会牵头组织撰写亚洲共识,希望在中国专家的引领下,整个亚洲乃至世界能够大力推动夜间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最终提升整体高血压的管理水平。

                                                                                   亚洲共识亮点荟萃

  刘靖教授就夜间高血压管理亚洲专家共识的撰写背景、组织架构、撰写历程、共识要点做了简要介绍,他强调该共识源自亚洲 服务亚洲,引用了大量的来自亚洲、尤其是东亚的研究证据,包括中国创新药物的III期、IV期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和日本的众多研究,同时共识的形成汇集了众多亚洲专家的智慧,中,日,韩,中国台湾地区的8名对夜间高血压有深入研究的知名专家执笔,28位亚洲心脏病学、肾脏病学、老年病学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代表着亚洲夜间高血压管理的最高的智慧。具体亮点和要点如下:

  1. 聚焦亚洲夜间高血压人群:共识主要采用在亚洲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证据,强调亚洲人群的共有特性,如高盐饮食和盐敏感,联合治疗不足等,推荐策略更适合亚洲人群。
  2. 用好家庭血压监测及早发现高危人群:亚洲共识强调家庭血压监测在夜间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夜间高血压高危人群早发现、早管理、早获益。家庭血压≥135/85mmHg,可预测夜间高血压。
  3. 首次提出亚洲人群夜间高血压管理策略:共识建议,应将夜间血压控制在120/70 mmHg以下;建议使用长半衰期药物或控释/缓释剂型,最大耐受剂量,其中对目前临床上具有控制夜间血压优势的药物给予了专门推荐,包括阿利沙坦酯、ARNI等。并推荐两种/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如氨氯地平、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等,以达到控制24小时血压的目的。
  4. 直面夜间高血压管理挑战,积极寻求未来解决方案:共识明确提出了夜间高血压管理的五项挑战,包括夜间家庭血压监测设备的开发、睡眠质量监测、异常血压节律研究、高危患者识别以及基于高血压病因分型的治疗策略,这为亚洲夜间高血压管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图片 图片
 
                                                                   中国新型A+C复方,助力全天血压达标

  林金秀教授就《新型A+C复方助力全天血压达标》进行演讲。他强调,24小时血压达标,尤其是早晚血压达标,是最新指南的重要推荐。与自由联合相比,固定复方可以带来更好的疗效、依从性和心血管远期获益。

  在夜间高血压管理亚洲专家共识发布的同时,首个中国原研的新型A+C复方——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也揭开了面纱。它于2024年5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由临床广泛使用的阿利沙坦酯和氨氯地平强强结合而成,延续了其组分降夜间血压和清晨血压的优势,具有强效降压及独特的降夜间和清晨血压的优势,助力患者实现早晚血压,一片搞定,平稳度过至暗时刻,有望成为全天血压达标的有利武器。

  强强结合,强效降压:III期研究试验在氨氯地平5mg或阿利沙坦酯240mg治疗4周后血压不达标患者中,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对于单药控制不佳患者,msSBP可进一步降低15-20mmHg,实现强效降压。

  早晚血压,一片搞定:在清晨及夜间血压方面,III期研究证实,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降夜间SBP优于阿利沙坦酯,降清晨SBP优于氨氯地平。无论是清晨血压,还是夜间血压,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组的降压效果均优于单药组。

  最后媒体记者问答环节,与会嘉宾就记者关注的共识的撰写背景、意义、共识的亮点和发表后如何更好落实到临床实践做了重点阐述。

  我们期待共识能在国际同行评议的高质量期刊发表,最终惠及亚洲乃至全世界。

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OCC 2014:家庭血压远程监测—社区高血压管理新模式

家庭自测血压的重要地位诊室血压仍是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方法,但家庭自测血压更能反应患者实际血压,更能预测靶器官损害,因此2010年欧洲高血压学会颁布了家庭自测指南,我国也在2011 年起草了血压测量指南。欧美国家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比率>50% 甚至达到75%。而2007 年北京功能社区职业人群调查显示仅10.1% 开展家庭自测血压。21 世纪血压监测信息化平台(云技术)的建设及逐步推广使得“遥测

CHC 2016:阜外医院|基于互联网的高血压管理

2016年8月11-14日,由中华医学会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主办的2016年中国心脏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梅斯医学作为特约媒体参与了此次盛会。     来自北京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蔡军做了题为“基于互联网的高血压管理”的精彩报告。对此,梅斯医学小编进行了整理,与大家分享。  北京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   蔡军&n

Hypertension:高血压管理,要考虑生命长度!王继光等研究称:中青年降压治疗获益更大

谈到降压药物的使用,很多年轻人生怕吃上降压药,就要长期吃下去,希望再拖几年吃降压药。

CHC2019:个体化治疗是老年高血压管理的“灵魂”

阜外医院党爱民教授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19上强调,降压达标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键,个体化治疗是老年高血压管理的“灵魂”。对于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降压达标仍应<140/90mmHg,相对年轻、身体状况好的患者可降至<130/80mmHg;舒张压不应低于60 mmHg。

CGP基层工作研究|我国基层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实施现状、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了解我国基层高血压管理现状,梳理典型经验,为我国高血压管理优化提供建议。

【麻海新知】欧洲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的现状调查

欧洲心胸麻醉和重症监护协会调查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涉及医生特征、血压控制方法等。多数将 SBP 控制在 100 - 140mmHg,常用降压药有特定优缺点。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