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hthalmology: 1000例家族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指导的分层测试策略研究

2017-06-04 cuiguizhong MedSci原创

爱荷华州卡夫医学院眼科与视觉科学系的Tucker BA团队近日在最新的Ophthalmology杂志上发表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对1000例家族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进行了临床指导的分层测试策略研究。

爱荷华州卡夫医学院眼科与视觉科学系的Tucker BA团队近日在最新的Ophthalmology杂志上发表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对1000例家族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进行了临床指导的分层测试策略研究。

他们的研究目的是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实施多平台遗传检测,并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描述1000例家庭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了实现研究目的,他们通过回访的形式,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来研究1000例家庭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Tucker BA团队搜集了从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被诊断为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他们让同一位视网膜专业医师进行分析。每个患者被分配到62个诊断类别中的1个。通过这些临床诊断来确定分子研究的范围和顺序。每个受试者检测2~90万个核苷酸。

通过对敏感性和假基因型率等指标的观察,Tucker BA团队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在760个家庭中鉴定了致病基因型(76%)。这些基因型分布在104个不同的基因。这104个基因中,有75%以上的具有可以有效包装到腺相关病毒中的小编码序列。 ABCA4突变是这些病例中(173个家族)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同时发现,有80个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5个家族性疾病(即0.5%或更少)。在576个没有下一代测序(NGS)的家族中也鉴定出了致病基因型。其中包括23个家族的RPGR外显子15重复区域有突变,而这些突变在使用下一代测序(NGS)检测时被遗漏。在其余424个家族中,使用全外显子测序的方法,发现了另外182个家族的基因突变。在其余242个家族中,使用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检测4个家族发现存在两种新的致病基因型,而这两种基因型都被其他方法忽视了。用临床上重点分层的方式对研究进行测试,发现灵敏度提高6.1%,成本降低17.7%,平均假基因型率要比使用全外显子测序时减少300多个基因(7.1%vs. 128%; P <0.001)。

目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遗传检测灵敏度超过75%。临床指导的分层测试策略可以显着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这并没有增加成本。

原文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cuiguizho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山东省眼科医院与省红会开展“复明项目工程” 诊疗费免除

5月26日,山东省角膜捐献及白内障复明工程培训班暨济南市红十字会、山东省红十字眼库角膜捐献志愿服务培训班在山东省眼科医院14楼学术报告厅胜利召开。

Ophthalmology: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研究慢性释放地塞米松的作用--前瞻性、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

英国伦敦Moorfields眼科医院的Charteris DG教授实验室近期在Ophthalmology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杰出工作。他们提出一个假设,地塞米松作为外源植入物,缓慢释放地塞米松可以提高患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患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愈后效果。为了测试这一假设,他们设计了一个为期2年的,单中心,前瞻性,参与者和外科医生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EudraCT No. 2011-

Ophthalmologica: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眼房水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VEGFR)和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医学中心眼科系的Shimura M实验室在最新一期的Ophthalmologica上发表了他们近期的一项工作。他们测量了35例(37只眼)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眼房水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VEGFR)和炎性因子的水平。

Ophthalmic Res: MicroRNA-200b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中的表达显着增高!

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医学部眼科系的Moftah RF实验室在最新的一期Ophthalmic Res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团队一项重要的工作,揭示了miRNA-200b和VEGF在PDR患者的玻璃体中的表达情况。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PET可以作为非侵入性的手段来研究玻璃体内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CIMUS)眼科的González F团队近日在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杂志上发表了他们近期的一项研究工作。文章指出,在研究玻璃体清除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以作为非侵入性的手段来研究玻璃体内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Am J Hum Genet:细胞信号传导介质β-catenin缺陷导致FEVR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英国利兹大学医学研究所眼科与神经科学科教授Toomes C实验室在最新的一期Am J Hum Genet杂志上发表了他们近期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细胞信号传导介质β-catenin缺陷导致FEVR的视网膜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