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再添新作用!华南理工大学任娇艳团队发现大豆肽补充剂通过重编程肝脏代谢减轻营养不良

2024-06-04 iNature iNature

该研究在一种新的非人类营养不良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大豆肽补充剂通过重编程肝脏代谢减轻营养不良。

尽管最近在营养不良领域取得了进展,但目前依靠高蛋白高热量配方供应的饮食疗法仍然困扰着受损器官的短暂恢复,导致大量病例复发。这部分是由于目前的研究模型在概括临床营养不良的机制探索方面的不足。

2024年5月30日,华南理工大学任娇艳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Soy Peptide Supplementation Mitigates Undernutrition through Reprogramming Hepatic Metabolism in a Novel Undernourished Non-Human Primate Mode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一种新的非人类营养不良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大豆肽补充剂通过重编程肝脏代谢减轻营养不良。以1636只束状猕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与人类相关的营养不良体重年龄z-score (WAZ)判定标准,截断点≤-1.83,作为鉴定营养不良非人灵长类动物(U-NHPs)的基准。U-NHPs表现为多器官病理异常。

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以脂肪酸氧化受损为特征的肝脏脂质代谢严重失调,但不太可能是过氧化物酶体紊乱,被确定为U-NHPs的锚定代谢畸变。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为线粒体数目减少、长链脂肪酸积累和OXPHOS复合物的破坏。大豆肽处理的U-NHPs增加了WAZ评分,此外还减轻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恢复了OXPHOS复合物水平。该研究开发了鉴定U-NHPs的创新标准,揭示了迄今为止未知的营养不良分子机制,并进一步证明了大豆肽补充可重新编程线粒体功能,以重建脂质代谢平衡,减轻营养不良。

图片

营养不良是一种有害的健康风险,是由于营养需求与正常生理功能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从广义上讲,这表现为营养过剩,摄入过多的卡路里,导致脂肪的不成比例的积累和体重增加(肥胖)或营养不足,这是摄入的卡路里和必需营养素不足,典型的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免疫系统减弱,身心发育受损。营养不良不同于恶病质,恶病质是一种消耗综合征,其特征是体重逐渐减轻、肌肉萎缩和体脂减少,通常与慢性疾病有关,如癌症、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营养不良不仅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而且由于生产力的丧失而对经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严重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极度体重减轻和复杂的表型特征,包括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引起的皮肤干燥和病变、头发色素沉着丧失和水肿。众所周知,HIV、癌症、肠道疾病(IBD)、感染和复发性腹泻会大幅增加能量需求和/或干扰营养吸收和代谢,也是导致人类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这些加上在营养不良个体中零星报道的多器官损伤和代谢失调,强调了疾病状态的病因和机制的复杂性。多年来,在了解营养不良的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最近,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营养不良相关的肝脂肪变性和ATP耗竭的基础,这提高了以线粒体功能恢复为目标对抗营养不良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目前的饮食治疗仍然依赖于高蛋白高热量配方的营养恢复,这已经实现了死亡率的相对降低,但受损器官的恢复仍然难以捉摸,导致大量病例复发。这种现象可能部分归因于缺乏适当的模型,该模型不仅在系统发育上最接近人类,而且能够概括营养不良的临床状态以进行机制探索。到目前为止,啮齿动物模型并不能充分反映营养不良人类的病理复杂性,而营养不良仔猪模型甚至出现了白蛋白水平升高,这与营养不良个体中观察到的低白蛋白血症相反。

图片

大豆肽治疗后U-NHP肝脏脂质代谢重编程和营养不良减轻的分子机制示意图(图源自Advanced Science 

非人灵长类动物(NHPs)在系统发育上与人类最接近,具有相似的基因组、昼夜节律、营养需求和摄食模式。大约60年前,狒狒被用来模拟部分营养不良症状,并证明NHPs可以作为研究营养不良的有价值的工具。然而,目前还没有利用NHPs系统研究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有效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人体测量指数,使用一种新的标准(WAZ≤-1.83)鉴定了营养不良的非人灵长类动物(U-NHPs)。在U-NHPs中观察到多个器官的显著损伤,特别是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脂肪酸氧化失衡导致的肝脏脂质代谢失调。基于这些发现,大豆肽被证明可以通过调节肝脏脂肪酸代谢来有效缓解营养不良。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306890

作者:iNatur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TAG:握力和营养不良与炎症性肠病患者住院风险增加有关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和普通肠炎有较大区别。普通肠炎一般是急性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后可以治愈。

Clinical Nutrition:老年人营养不良是全因死亡率增加的风险因素

本项研究证实MNA 评估的营养不良是入院老年人长期死亡率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并且在 10 年的随访中,这种关联是一致的。

Clinical Nutrition:营养不良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本项研究证实当使用 GLIM 标准进行评估时,营养不良对18至55岁特定年龄范围内的生存率、死亡率或并发症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影响。

IJNS:老年痴呆症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和营养不良风险

结果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痴呆症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近一半的老年人有营养不良的风险。

儿童营养筛查评估量表详解(附中文评估量表)

目前,成人已有公认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如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主观全面评价法(SGA)等,但这些方法均只适用于成年住院患者。近年来,一些针对住院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陆续在欧

全球超10亿人肥胖!《柳叶刀》:跨越33年数据,这类人群肥胖率增加4倍

发表于《柳叶刀》的一项新研究分析显示,到2022年,全球有超10亿人肥胖。加上自1990年以来体重过轻人数的下降,使肥胖成为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营养不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