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上常见脑出血部位快速辨识

2015-09-23 佚名 医学之声

脑出血是急诊病人的常见就诊原因,向家属第一时间交代病情的危重会给你减少很多麻烦。至少不要等着CT报告出来前被家属纠缠。熟知一下那些致命的过程,关键时刻会挽救病人,更会保护好你自己。 1.壳核—内囊出血 统称基底节区出血。典型内囊出血呈凝视病灶,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的“三偏”症状,出血急性期患侧肢体呈弛缓性,反射(包括病理反射)引不出;数天至数周后呈中枢性偏瘫,位于优势半球侧可以出现失语

脑出血是急诊病人的常见就诊原因,向家属第一时间交代病情的危重会给你减少很多麻烦。至少不要等着CT报告出来前被家属纠缠。熟知一下那些致命的过程,关键时刻会挽救病人,更会保护好你自己。

1.壳核—内囊出血

统称基底节区出血。典型内囊出血呈凝视病灶,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的“三偏”症状,出血急性期患侧肢体呈弛缓性,反射(包括病理反射)引不出;数天至数周后呈中枢性偏瘫,位于优势半球侧可以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3%~31%,国内报道占17.3%。常为丘脑膝状体动脉引起的丘脑外侧核出血或丘脑穿通动脉破裂引起丘脑内侧核出血。少量出血局限在丘脑,临床上见病灶对侧半身深浅感觉缺失,自发性偏侧疼痛或感觉过度,出血波及或压迫内囊时可出现对侧偏瘫,但大多数病人以意识障碍和偏瘫起病,可出现丘脑性失语———语言慢,重复语言,发音困难,复述差等。

3.脑叶出血

以额、顶、颞多见,临床上缺乏神经系统体征或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

4.小脑出血

国内报道占脑出血的3.4%。以起病急、眩晕、头痛、呕吐为特点,少数人出现强迫头位。发病初期90%神志清楚,多可检查出小脑体征,有时有脑干体征,约20%病人病情可呈进行性加重, 48小时内昏迷、死亡。

5.桥脑出血

原发性桥脑出血国内报道经CT证实的脑出血中占6%,起病急,危重,多迅速死亡。以运动障碍、呕吐、两瞳孔呈针尖样缩小最多见,其次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多见。

6.脑室出血

任何部位的脑出血,当血肿破入脑室中时称继发性脑室出血,如尾状核头、丘脑、壳核等出血破入脑室。脑室直接发生出血为原发脑室出血,如脉络丛血管,室管膜下1.5厘米区域内出血。脑室出血往往1—2小时内昏迷,量大时引起急性脑脊液循环梗阻,脑干受压,出现去脑强直状态,双侧病理征阳性。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6-10-16 1e14c70am02(暂无匿称)

    很不错,蛮实用的。mark!

    0

  2. 2015-09-24 doctor王

    受益匪浅啊~~

    0

相关资讯

Neurocrit Care:新型自发性脑出血动物模型可用地研究造影响剂外溢

背景:自发性脑出血(ICH)会引起造影剂外溢(CE),且预示扩大的血肿和不良的预后。但我们对CE增长和ICH之间的动态关系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在活体动物体内进行研究,并使用一种新的急性脑出血动物模型来研究颅内血肿的发生几率。研究方式:我们为了实验需要,利用一种新型的MRI综合模型,并选取了14头有基底节出血的约克郡地区的猪,因此我们可以实时根据动态增强的MRI(DCE)来实时监测造影剂外溢现象(CE

Stroke:涂层血小板水平影响脑出血后的死亡率

背景:涂层血小板是高度促进凝血的血小板,可以通过胶原和凝血酶双重激动剂刺激观察得到。与对照组相比,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涂层血小板水平下降,并与出血量呈负相关。研究人员试图调查涂层血小板水平是否与自发性脑出血后30天的死亡率增加相关联。方法:在9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测定涂层血小板的水平。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根据招募时涂层血小板水平,检测30天的死亡率。受试者通过观察涂层血小板水平分布被分为3组。涂层血小

Stroke:脑出血患者是否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

有关ICH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一直存在争议。近期,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卒中学会(AHA/ASA)于《卒中》(Stroke)杂志发布了新版脑出血(ICH)管理指南,或许该指南相关内容能初步解答上述问题。在预防ICH复发方面,指南推荐,尚缺乏足够证据限制ICH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Ⅱb,C)。以下为该指南制定此项指导意见的相关证据。        SPARC

BMJ:抗抑郁药联合止痛药导致出血风险升高

近期发布于著名期刊BMJ的一篇研究报道显示,同时使用了抗抑郁药和常规止痛药后会导致给药后出血的风险迅速上升。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可能受到了一些未知因素的影响,需要谨慎解释。然而,本研究的结果仍提示了患者同时服用以上两类药物时须特别注意。抑郁症是所有的慢性疾病症状中最消耗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老年人抑郁症现象已经成为了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难题。然而始终有一种关于抗抑郁症药物使用的焦虑存在,即担心其

专家对于抗抑郁药联合止痛药会升高出血风险的讨论

为了检测了两种药物同时服用后可能造成的协同反应对颅骨内出血的影响,研究学者已在The BMJ杂志发布了一篇研究论著,报道了与单独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相比,同时服用抗抑郁药物与止痛药的患者的颅内出血风险会显著增高。伦敦King’s College大学药学院药物医学专业Tony Fox教授:本文比较了单独服用抗抑郁药组与联合服用抗抑郁药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组的患者,得到结果总体风险比为1.

Int J Stroke:原发性脑出血后,微出血的发生率较高

背景:研究人员在以非裔美国人为主的人群中调查了脑出血后,微出血发生次数,并且识别新发微出血的预测因子。 目的和假设:调查脑出血后新发微出血的频数以及预测因子。方法:这项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纵向,磁共振为基础的队列研究,主要评估微出血危险因素的种族差异,以及评估这类脑出血人群中微出血的预后。研究人员评估了两个时间段的新发微出血:基线到30天间和30天到1年间。结果:共招募200名受试者,84名患者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