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UAE抑制剂有望克服多发性骨髓瘤素来已久的耐药性!

2019-02-09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心点:在骨髓瘤模型中,用TAK-243抑制泛素活化酶可诱导内质网应激反应以及细胞凋亡。摘要:三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已通过监管部门批准用于治疗多种多发性骨髓瘤,但耐药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研究人员猜测阻断泛素-蛋白酶体信号通路的上游,是否可克服耐药性。E1泛素化激活酶(UAE)引起了Junling Zhuang等人的注意,其针对UAE的特异性抑制剂TAK-243的疗效和安全性开展研究。结果发现TA

中心点:

在骨髓瘤模型中,用TAK-243抑制泛素活化酶可诱导内质网应激反应以及细胞凋亡。

摘要:

三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已通过监管部门批准用于治疗多种多发性骨髓瘤,但耐药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研究人员猜测阻断泛素-蛋白酶体信号通路的上游,是否可克服耐药性。E1泛素化激活酶(UAE)引起了Junling Zhuang等人的注意,其针对UAE的特异性抑制剂TAK-243的疗效和安全性开展研究。

结果发现TAK-243可有效抑制骨髓瘤细胞系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激活凋亡蛋白酶,进而降低泛素蛋白偶联物的丰度。同时,多种短寿蛋白(包括p53、MCL-1和c-MYC)更稳定,内质网应激反应通路的ATF6、IRE-1和PERK臂以及氧化应激被激活。

虽然抑制UAE可激活野生型细胞的TP53信号,但在野生型细胞和敲除P53的同基因细胞系中,抑制UAE表现出相似的活性。显而易见,TAK-243克服了细胞系模型对传统药物和新型制剂(包括硼替佐米和卡非佐米)的耐药性,对来源于复发性/难治性骨髓瘤患者的原始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此外,TAK-243与多种抗骨髓瘤药物具有强烈的协同作用,包括阿霉素、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和帕比司他。最后,研究人员还证明了TAK-243对多种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活体骨髓瘤模型均具有抗肿瘤活性。

总而言之,本研究表明抑制UAE有望成为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新策略。


原始出处:

Junling Zhuang, et al. 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inhibition induces an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and overcomes drug resistance in myeloma. Blood 2019 :blood-2018-06-859686;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8-06-85968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自体干细胞移植后Ixazomib的维持治疗

研究认为,自体干细胞移植后Ixazomib治疗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路瑾教授: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亮点回顾

在刚刚结束的第60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的进展值得关注,亮点内容涉及从MM的诊断,到冒烟型骨髓瘤(SMM)的管理,以及症状性MM的单抗治疗和维持治疗等话题。

吴德沛教授:自体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地位稳固如初

2018年12月1-4日,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在美国·圣地亚哥隆重召开。作为第二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治水平近年来得到大大提高,多种新型药物的问世显着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

2018ASH进展盘点:邱录贵教授:多发性骨髓瘤基础与临床进展齐飞,中国贡献举足轻重

2018年度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已于12月1-4日在美国圣地亚哥顺利举行。此次ASH会议上,多发性骨髓瘤(MM)研究无论在临床试验还是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JCO:多发性骨髓瘤的自体移植,巩固和维持治疗

最近,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前瞻性,随机,III期研究,通过比较AHCT,串联AHCT(AHCT / AHCT),AHCT以及随后的4个len,bortezomib和地塞米松(RVD; AHCT + RVD)周期,测试其他干预措施以改善PFS。

Blood:多发性骨髓瘤17p缺失的亚克隆比例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缺失跨域TP53基因的染色体17p(del17p)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预后不良相关,但del17p癌克隆分数(CCF)的预后意义尚不明确。Anjan Thakurta等人对一大批携带不同del17p水平的新诊断的MM (NDMM)患者进行了统一的细胞学评估。CCF的增殖变化与生存期缩短相关,数据库中将0.55CCF设定为健康阈值。根据0.55CCF阈值进行分层,与低风险患者相比,高风险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