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万人国际研究:支持美国高血压指南中动态血压诊断标准

2019-08-11 朱柳媛 中国循环杂志

8月5日,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IDACO国际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中风、冠脉事件、心血管事件、死亡等临床事件的10年绝对发生风险,评估得出的动态血压阈值(结局驱动的动态血压阈值)与美国高血压新指南给出的动态血压阈值基本一致。

8月5日,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IDACO国际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中风、冠脉事件、心血管事件、死亡等临床事件的10年绝对发生风险,评估得出的动态血压阈值(结局驱动的动态血压阈值)与美国高血压新指南给出的动态血压阈值基本一致。

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最新高血压指南,对应1级高血压的24小时、日间和夜间动态血压阈值依次为125/75、130/80、110/65 mmHg。

而该研究得出的数据显示,对应于诊室1级高血压,上述3个动态血压指标阈值分别为123.3/75.2、128.5/79.6、111.7/66.2 mmHg。

对应于正常高值血压,上述3个动态血压阈值依次为117.9/75.2、121.4/79.6、105.3/66.2 mmHg。

对应于诊室2级高血压,上述3个动态血压指标阈值分别为128.7/80.7、135.6/87.1、118.1/72.5 mmHg。

上述动态血压阈值经数值修约规则(rounding)后,与美国高血压新指南中的动态血压阈值基本一致。

仅在与重度高血压对应的动态血压阈值上,IDACO研究得出的结果与美国高血压新指南略有出入。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支持采用美国高血压新指南中的动态血压阈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并发症和血压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动态血压阈值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高血压,但除考虑血压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整体临床情况,包括其他危险因素和合并症。

该研究共纳入来自欧洲、南美洲、亚洲13个人群,共11 152人,其中亚洲人占19.4%。其平均年龄为53岁,61.6%根据诊室血压水平存在高血压,19.6%应用降压药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参与这一研究。

作者:朱柳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art:动态血压和房颤长期风险!

由此可见,在基于人群的队列中,收缩期ABP是发生AF的重要预测因子。研究人员还观察到白天收缩压负荷>38%的参与者发生AF的风险显著增加。

NEJM:动态血压较诊室血压更能预测死亡

与诊室或家庭单次偶测血压相比,动态血压监测能获得更全面的血压信息,并具有识别特殊类型高血压(如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的优势从而减少漏诊误诊。

J Hypertens:性激素与动态血压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只有在男性中,可以观察到总睾酮和SHBG与坐位DBP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的横断面负相关性,并且与DHEA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JASN:血液透析患者动态血压与全因以及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

由此可见,该研究为外周动态SBP或PP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之间存在的U形关联提供了证据。此外,它表明潜在的心脏疾病可以解释相反方向的相关性。

J Hypertens:抗高血压治疗对诊室和动态血压的不同影响

由此可见,该荟萃分析证实诊室血压总体治疗诱导降低程度明显大于24小时血压,但它也表明这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定量关系因人口统计学指标、临床和治疗条件以及与安慰剂校正有关。

Diabetes Obes Metab: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由此可见,基于24小时动态测量,利拉鲁肽的短期治疗对收缩压会产生有利影响,同时增快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