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J Kidney Dis:房颤和肾功能降低患者华法林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2016-12-25 haofan MedSci原创

在老年房颤患者中,开始华法林治疗与各个肾功能分层的1年复合结局风险显著降低有关。华法林使用相关的大出血风险只那些eGFR在60-89 mL/min/1.73 m2的患者中有所增加。

房颤和肾功能降低患者华法林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确定。近日,肾脏病领域权威杂志Am J Kidney Di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对房颤和肾功能降低患者使用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该研究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5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分析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范围内的实验室和管理数据。研究者纳入了14,892名66岁以上的成年新发房颤患者,并对其肾功能进行测量,长期透析患者或肾移植接受者均予以排除。倾向性评分被用来构建一个匹配的队列,这些队列为房颤诊断60天内有无服用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

该研究的主要结局事件为开始华法林治疗1年之内(为服用华法林的参与者为匹配日期):(1)复合全因死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作为独立的终点进行评估)和(2)因大出血首次住院或急诊就诊,大出血定义为颅内、上或下消化道或其他部位大出血。

该研究的测量指标包括使用CKD-EPI肌酐方程估计的基线水平肾小球滤过率(GFR)。患者在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类范围内进行匹配,其分类为:≥90、60-89、45-59、30-44,和<30 mL/min/1.73 m2。收集基线特征信息(社会人口统计信息、并存的疾病和处方药物的使用)。

在所有eGFR分类中,相比于未服用华法林的参与者,开始华法林治疗与低风险的复合结局相关(对于eGFR≥90、60-89、45-59、30-44,和<30 mL/min/1.73 m2分类调整后的风险比[95%可信区间为]分别为:0.59 [0.35-1.01 ]、0.61 [0.54-0.70]、0.55 [0.47-0.65]、0.54 [0.44-0.67]和0.64 [0.47-0.87] mL/min/1.73 m2)。相对于未服用华法林治疗的参与者,华法林治疗与大出血风险较高无关,除了那些eGFR在60-89 mL/min/1.73 m2的患者(风险比为1.36;95%可信区间为1.13-1.64)。

由此可见,在老年房颤患者中,开始华法林治疗与各个肾功能分层的1年复合结局风险显著降低有关。华法林使用相关的大出血风险只那些eGFR在60-89mL/min/1.73 m2的患者中有所增加。

原始出处:

作者:hao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美国医生呼吁:左心耳封堵术应终止,其预防卒中的作用有限

近期美国临床电生理医生John Mandrola 在Medscape撰文称,“左心耳封堵治疗以预防非瓣膜性房颤(AF)患者中风可能是心脏病学的一个错误。” John Mandrola认为,左心耳封堵不能预防缺血事件。因为根据常识,中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封堵左心耳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房颤患者中,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致中风的非房颤机制和基质也会增加中风风险。 而且,根据目前的随机对照临

南京医院学者Meta分析研究显示:一成TAVR术后患者将新发房颤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新发房颤逐渐引起关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张瑶俊、朱灏等进行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TAVR术后新发房颤并不少见,发生率为11.1%。 此外,经心尖途、手术相关心脏事件、手术相关出血事件、心房过大(每增加1 mm/m2),均是TAVR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而且,这些因素均有相应引起房颤的机制。比如经心尖途径容易引起新发房颤可能与胸廓

盘点:近期房颤重磅研究及指南共识汇总

近年来,房颤的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房颤第一大国。房颤所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一旦发生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 5 倍。本文梅斯医学小编为大家盘点相关研究进展。【1】NEJM:接受PCI的房颤患者预防出血选啥方案?近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章。 研究人员将2124名进行PCI并置入支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1:1

Lancet:全球房颤患者诊疗大比拼:中国卒中发生率竟与非洲比肩,原来是这两件事儿未做好

Lancet杂志近期公布了RELY房颤注册研究全球47个国家的急诊房颤注册结果。该研究共登记约1.5例房颤患者,并随访了1年,其中4%的患者发生了卒中。中国房颤患者1年卒中发生率7%,仅次于非洲(8%)。印度最低(1%),北美3%。 中国有服用抗凝药物指证的房颤患者中,有70%未应用抗凝药物。在47个国家中最差。但作者也表示,除抗凝药物应用不足之外,中国和非洲的卒中发生率高,也与高血压控

没错,又来劝戒酒了——中度饮酒也可诱导房颤的发生!

已知大量饮酒有害身体健康,然而少量饮酒或有益于心脏健康,近日,来自Baker IDI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及墨尔本艾尔弗雷德医院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中度饮酒或可导致心律失常,其结果已发表于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研究人员回顾分析了100多项显示轻-中度饮酒可降低心脏疾病发生风险的研究,包括了近900000名研究对象,随访了12年。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是

Stroke:房颤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什么时间开始抗凝治疗?

这项全国性的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7至8周进行抗凝治疗,可以优化治疗获益和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