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接受单独介入或外科主动脉瓣植入术的手术低危患者

2018-11-17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在这项针对低危患者的首个GARY分析中,加权比较显示TAVI和SAVR的1年生存率相似,并且TAVI患者的院内生存率较高。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已成为手术高危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手术中危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手术低危患者接受了TAVI治疗。这项研究使用德国主动脉瓣登记(GARY)的数据分析了接受单独TAVI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的手术低危患者。

对胸外科医师学会评分<4%并在2014年和2015年接受TAVI或SAVR治疗的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共有20549名手术低危患者留作进一步分析,其中包括14487名外科手术患者和6062名TAVI患者。由于TAVI患者的年龄显著较大且合并症较多,因此使用加权倾向评分模型来比较SAVR和TAVI患者的院内、30天和1年死亡率。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患者的院内和30天生存率显著高于SAVR患者(院内生存率TAVI vs. SAVR:98.5%vs.97.3%; P=0.003;30天生存率TAVI vs. SAVR:98.1%vs.97.1%; P=0.014)。在1年时,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生存率TAVI vs.SAVR:90.0%vs.91.2%; P=0.158)。

在这项针对低危患者的首个GARY分析中,加权比较显示TAVI和SAVR的1年生存率相似,并且TAVI患者的院内生存率较高。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指南针对TAVI提出建议

慕尼黑——根据新版欧洲瓣膜性心脏病治疗指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应禁用于有中度手术风险的患者。 这是首次在指南中针对TAVI提出建议,这一指南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联合制定的。 近年来,TAVI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有重度主动脉狭窄的高危患者和非手术治疗的候选者,同时也用于很多风险较低的患者。 Alec Vahanian博士 工作组主席、巴黎市Bichat医院心脏

Circ Cardiovasc Interv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对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预后影响

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心内科Crochan J. O’Sullivan博士等人,研究了二尖瓣关闭不全与高危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预后结局之间的关联,并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进行预后分析,认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且,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药物治疗组的疗效不如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组,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份Circulation Cardiov

JAMA:脑保护装置可降低TAVI术后患者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率

脑卒中仍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患者死亡的主要预测因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确定,脑保护装置或可降低脑损伤。本研究旨在确定脑保护装置对接受TAVI的患者其脑梗死病灶数目和体积的影响。 采用单中心、双盲、随机临床试验,纳入莱比锡大学心脏中心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而接受TAVI的高风险患者。基线时期,TAVI后2天及7天时进行脑MRI检查。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

Heart: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合并症负担与临床结局的关联

在这项多中心国际性研究中,TAVI患者的合并症负担显著。研究发现CCI与完善的术前风险评分之间存在弱相关性。

Heart: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全身麻醉和非全身麻醉的比较

手术结局、30天和1年死亡率不受麻醉方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