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协委员建议 提高医生待遇 缓解儿科医生荒

2018-01-28 佚名 三秦都市报

要彻底解决儿科医师数量的巨大缺口,陶怡秀建议,医学院设置儿科学专业,推进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政策。

“一定要杜绝一家人带着一个发烧的孩子,坐着出租车满城的转,但还一床难求这样的局面。”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交大一附院儿科主任李晖说。入冬以来,很多医院儿科诊室人满为患,就诊排队时间长、“儿科医生荒”等儿童医疗难题,成为今年省两会上政协委员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找“病根”儿科医生数量供不应求

“我一天的门诊下来,要接待七八十个患儿,说话说得舌头都疼。而且,孩子不同于大人,每个孩子来看病都由四五个家长陪着。”李晖道出了儿科医生的窘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儿科医生的数量供不应求。”

此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1.3万名儿科医生,每2300名儿童才配备1名,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二孩政策’落地,势必带来更多的儿童医疗需求,所以缓解‘儿科医生荒’的问题现在变得非常迫切。”

“建立一个长久而完善的儿科教育体系,改变儿科不被重视的尴尬局面。实实在在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儿科医生的职业荣誉感。”李晖还建议不要盲目扩建大型医院,防止把基层的儿科医生都吸引至大医院。

开“药方”稳定人数提高待遇

同样的问题,也引起了省政协委员陶怡秀的注意。

“多个省地市显示,儿科医师的工作量是其他科室的2倍,但平均薪酬只有其他科室50%。举个例子,北上广三地儿科医师平均月薪分别是7317元、8907元、6893元,比一些医疗机构行政后勤科室还低。儿科看病难的背后,其深层次的原因儿科招生难、医护人员大量流失、儿科规模被压缩等问题。”

要彻底解决儿科医师数量的巨大缺口,陶怡秀建议,医学院设置儿科学专业,推进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政策。“对于报读儿科系的学生,参考师范生的做法,由政府给予财政补助,大幅或全免学费,成绩优秀的发放奖学金,从源头上稳定热爱儿科事业医师的来源。”

她还提到了提高福利,解决医生收入。具体来说,优化医疗收费体制,使儿科医生的待遇与风险、压力、工作量成正比,将绩效考核改为与疾病救治难度、医护技能难度成正比,从而体现优劳优得。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两会|还有谁在为中国公共卫生发声?

对于传染病防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自觉有着一份天然的责任。其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中的作用,是他今年特别希望发出的声音。

看!两会代表委员为解决“药价虚高”操碎了心

药价的高低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一些抗生素、抗癌类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解决?来听两会代表、委员给出答案。

两会多位代表:出台举措让基层医生落地生根

患者对基层医生的治疗方案不信任,成为目前基层医院流失患者的最大因素,而患者的流失也带动基层医生的严重流失。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出台新举措助力优秀基层医生“落地生根”,进而让病人重回家门口就医。

赞!两会代表委员为医护人员披上法律“铠甲”

“法律”在两会期间“很忙”:精神病司法鉴定如何坚守科学性?护士如何更体面的执业?医疗暴力事件可否入刑?两会代表委员抛出问题,等待解答。

厉害了!这9位县医院院长在两会期间被央视集中“曝光”

今年两会期间,央视集中采访了一批县医院院长:从青海互助县到福建尤溪县,从吉林省农安县到深圳罗湖区。他们在新医改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值得推广。县域君从中选取9大县医院院长语录,以期帮助到在路上的改革者。

医生为什么神圣?

关于医生职业,一直是公众讨论的焦点话题。有人说:医生是神圣的职业,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是医生神圣的体现。也有人说:医生也是普通人,不应该用过高的道德标准绑架医生。在充满价值观和人文智慧的讨论中,社会究竟该不该弘扬医生职业的神圣?什么样的医生才是“人民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