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遭蜂群攻击险丧命 救命恩人竟是心脏起搏器

2017-04-04 佚名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一名男子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被一大波蜂群攻击,浑身上下被蛰了1000多下,险些丧命,而救他一命的竟是他的心脏起搏器。

近日,一名男子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被一大波蜂群攻击,浑身上下被蛰了1000多下,险些丧命,而救他一命的竟是他的心脏起搏器。

Albert Katanov今年47岁,5月26日那天,他正与儿子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找房子,Albert在查看那所房子时突然就被一大群蜜蜂给攻击了。在被蜜蜂蛰了大概有1000多次后,他遭遇过敏性反应,失去知觉,也没有了呼吸。在倒下之前,Albert 努力冲向房子对面的街道,大呼救命,后来被送往医院急救后才终于保住了一命。

去年11月,Albert因心脏骤停装了心脏起搏器,医生认为正是心脏起搏器救了他,因为他们检查设备后发现,心脏起搏器运行过七次。

现场消防人员称这间房子附近有七处蜂窝,三四月份又是蜂群搬家的季节,所以他们攻击人的概率比较大。Albert承认当时他打了蜜蜂,专家认为这样反而会激怒蜂群。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04-06 HNYYM
  2. 2017-04-04 doctorJiangchao

    有点不可思议。

    0

相关资讯

NEJM: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更好

心脏起搏器由于设备相关并发症、显著感染和起搏器连接线相关的问题受到限制。我们研究了一个小型、独立、无导线的心脏起搏器(Nanostim),可以不通过外科手术途径,用导管植入进右心室。

Int J Cardiol:房扑患者提前进行射频消融术对术后植入起搏器的影响。

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医院Rodríguez-Mañero M等人研究了房扑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对于术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影响,其成果发表在9月份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期刊上。介绍:心房扑动射频消融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长期风险尚未可知。方法:研究回顾了两个西班牙大学医院1998至2012年间,纳入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术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患者的电生理

2016置入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的老年患者的管理意见书发布

老年患者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器的应用率越来越高,本文回顾了老年患者应用传统心脏起搏,ICDs和CRT治疗的适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无需电池的 自动心脏起搏器

工程师研发出首款自动腕表式心脏起搏器,可以利用自动上发条原理,为心脏起搏器提供持续动力。在美国,超过300万患者依靠电子心脏起搏器调节心跳。由于现有的电子起搏器都须使用电池,电池寿命一般为5~8年,而且连接设备和心脏的电导线也会逐渐磨损,所以,为了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到了一定时间,病人往往只能通过手术来更换电池或电导线。为了彻底摆脱电池和电导线的束缚,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受两个多世纪前自动

FDA:一份安全防护指南,防止心脏起搏器被入侵

在汽车和家电都越来越智能、且依赖互联网连接的大环境下,医疗设备的安全性也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虽然联网可以带来诸多便利,但其脆弱性也在更大范围中被曝光。好消息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完成了一份面向医疗设备(比如心脏起搏器)的《网络安全防护指南》,建议制造商们切实制定提升医疗设备网络安全性能的方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意识到了联网医疗设备的这一潜在威胁,于是建议制造商们提前制定预

为防止心脏起搏器被入侵:FDA制定了一份安全防护指南

在汽车和家电都越来越智能、且依赖互联网连接的大环境下,医疗设备的安全性也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虽然联网可以带来诸多便利,但其脆弱性也在更大范围中被曝光。好消息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完成了一份面向医疗设备(比如心脏起搏器)的《网络安全防护指南》,建议制造商们切实制定提升医疗设备网络安全性能的方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意识到了联网医疗设备的这一潜在威胁,于是建议制造商们提前制定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