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70%患者,破解治疗耐药难题!“最常见”乳腺癌新突破 | ASCO 2024速递

2024-06-03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postMONARCH 研究显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 CDK4/6 抑制剂治疗失败后,使用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可显著延长 PFS,且安全性良好。该方案或可改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

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阴性(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70%,HR+/HER2-的晚期乳腺癌标准一线策略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CDK4/6)抑制剂+内分泌治疗。几乎所有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都会面临疾病进展和复发的问题,但关于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治疗,尚无标准治疗推荐。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正在美国芝加哥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会议最新突破摘要(Late Breaking Abstract,LBA)公布了postMONARCH研究数据,表明既往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采用阿贝西利(abemaciclib)联合氟维司群(fulvestrant)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6个月时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为50%,安全性与既往已知阿贝西利类似,目前中位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有待后续持续积累。

该研究报告者,来自温希普癌症研究所的Kevin Kalinsky博士表示:“postMONARCH研究证实了在CDK4/6抑制剂后疾病进展,继续使用CDK4/6抑制剂的益处”。

图片

截图来源:ASCO

postMONARCH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组患者随机接受阿贝西利+氟维司群(182例)或安慰剂+氟维司群(186例)。纳入的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案均为CDK4/6抑制剂+内分泌治疗,而后发生疾病进展,其中99%的患者在接受CDK4/6抑制剂+内分泌治疗初始治疗后直接入组,具体使用CDK4/6抑制剂情况为:59%的患者使用哌柏西利、33%的患者使用瑞波西利和8%的患者使用阿贝西利。

从研究结果来看,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可延长患者PFS:

  • 中期分析(169起事件)显示研究已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即经研究者评估,相比于安慰剂+氟维司群,阿贝西利+氟维司群显著改善了患者中位PFS(5.6个月 vs. 3.9个月,HR=0.66,95%CI:0.48~0.91,P=0.01);

  • 主要分析(258起事件)中,阿贝西利+氟维司群中位PFS仍高于安慰剂组(6.0个月 vs. 5.3个月),患者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27%(HR=0.73,95%CI:0.57~0.95,P=0.02);

  • 两组患者6个月的PFS率分别为50%和37%。

此外,相比于安慰剂组,接受阿贝西利+氟维司群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也更高(17% vs. 7%)。目前OS数据尚不成熟,已知联合用药安全性与既往已知阿贝西利类似。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额外的亚组分析,以了解既往CDK4/6抑制剂持续使用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既往持续使用时间长短,接受阿贝西利+氟维司群的患者中位PFS均高于对照组,具体来说:既往使用时间<12个月,两组PFS分别为5.5个月和3个月;而既往使用时间≥12个月,两组PFS分别为7个月和5.4个月。

目前获批用于一线CDK4/6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靶向治疗,仅限于特定突变的晚期患者,包括ESR1PI3K突变,而本次研究探索性分析的结果则提示,无论是否存在ESR1突变或PI3K通路改变,患者均可从阿贝西利+氟维司群中获益

对于HR阳性的患者而言,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根据《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推荐:HR+、HER2-的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治疗首选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或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首选氟维司群联合CDK4/6抑制剂。目前在中国上市的CDK4/6抑制剂有哌柏西利、阿贝西利、达尔西利和瑞波西利,至于具体的CDK4/6抑制剂的选择,共识表示,应根据临床应用时获批适应证,以及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择。结合中国专家共识与本次研究来看,未来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或有望改变HR阳性内分泌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

[1]Kevin Kalinsky. Abemaciclib plus fulvestrant vs fulvestrant alone for HR+, HER2- advanced breast cancer following progression on a prior CDK4/6 inhibitor plus endocrine therapy: Primary outcome of the phase 3 postMONARCH trial.https://meetings.asco.org/2024-asco-annual-meeting/15813?presentation=231580%23231580

[2]Kristi Rosa. Abemaciclib/Fulvestrant Boosts PFS in HR+/HER2– Breast Cancer Post–CDK4/6i Progression. https://www.onclive.com/view/abemaciclib-fulvestrant-boosts-pfs-in-hr-her2-breast-cancer-post-cdk4-6i-progression

[3] 张少华, 王晓稼, 江泽飞, 等.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38) : 2993-3001.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30616-01027.

作者:医学新视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强效抗癌新布局!“最常见”和“最毒”乳腺癌等最新突破研究一览 | ASCO前瞻

近两年来,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方面的突破,为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例:男性罹患乳腺多形性/实性小叶癌,NGS检测发现PALB2 c.1240C>T胚系突变

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且有趣的侵袭性多形性/实性小叶癌病例,该病例携带PALB2基因致病性变异,并且有乳腺癌家族史,但没有其它明确与此类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本文还回顾了现有的文献。

85岁父亲罹患前列腺癌检出BRCA2胚系变异,50岁女儿后续检出相同变异并确诊乳腺癌

本文介绍了一例患有晚期PCa的男性患者,在 85 岁就诊时处于疾病晚期,携带潜在的BRCA2突变。

石晶教授:分子检测全病程指导乳腺癌精准治疗,必要时应再次评估!

本期的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晶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做了简要解答。

JAMA Network Open | 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韩国绝经前期女性中,较高的体脂率、体质指数、腰围、脂肪质量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

该研究旨在评估BMI、腰围等指标及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评估的体脂率、肌肉质量等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韩国绝经前期女性中,较高的体脂率、体质指数、腰围、脂肪质量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

JAMA Oncol | 年轻乳腺癌患者二次原发性乳腺癌的风险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1297名40岁及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了二次原发性乳腺癌的风险,遗传变异携带者在首次诊断后10年内发生二次原发性乳腺癌的风险较低,而遗传变异携带者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