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氯沙坦作为马凡综合征长期治疗药物安全有效

2018-10-01 MedSci MedSci原创

β受体阻滞剂是马凡综合征(MFS)患者的标准疗法,但有研究表明氯沙坦对MFS的有效性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和评估氯沙坦与阿替洛尔在预防MFS主动脉扩张和其他并发症中的有效性。本研究纳入了128例LOAT临床研究中的患者,其中64例接受阿替洛尔治疗,64例接受氯沙坦治疗。经过平均6.7 ± 1.5年时间的随访,共9例不良事件(14.1%)发生在氯沙坦组,12例(18.8%)发生在阿替洛尔组。

β受体阻滞剂是马凡综合征(MFS)患者的标准疗法,但有研究表明氯沙坦对MFS的有效性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和评估氯沙坦与阿替洛尔在预防MFS主动脉扩张和其他并发症中的有效性。

本研究纳入了128例LOAT临床研究中的患者,其中64例接受阿替洛尔治疗,64例接受氯沙坦治疗。经过平均6.7 ± 1.5年时间的随访,共9例不良事件(14.1%)发生在氯沙坦组,12例(18.8%)发生在阿替洛尔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主动脉根部手术和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462),主动脉根部直径的扩张也无明显差异。在亚组分析中,两组患者之间也无明显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的随访结果表明阿替洛尔和氯沙坦对马凡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根部扩张等临床特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因此,氯沙坦可长期作为马凡综合征的治疗药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血栓抽吸不能改善高血栓风险STEMI患者预后

常规的血栓抽吸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来说并不会改善预后,但对有高血栓风险的该类患者来说是否有益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血栓抽吸对伴高血栓风险的STEMI患者是否有益。本研究纳入的是TOTAL临床研究中的STEMI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是心源性死亡、心梗、心源性休克和心衰。分析结果显示,1年主要终点事件在接受血栓抽吸的高血栓风险STEMI患者和不接受抽

JACC:二尖瓣环分离心律失常综合征

二尖瓣环分离(MAD)会引起二尖瓣脱垂(MVP)和心源性猝死。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MAD患者的临床特征、二尖瓣形态、MVP情况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本研究最终纳入了116名MAD患者(平均年龄49±15岁,女性占60%)。心悸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71%),严重的心律不齐占14例(12%)。伴心律不齐的MAD患者年龄更小(p = 0.001),射血分数更低(51 ± 5% vs. 57 ± 7%; p

JAHA: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女性冠心病和卒中的影响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各种表现有不同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直接进行比较较少见,且主要在男性中比较。本研究纳入比较了1731名心血管疾病的女性与1914名正常的女性,发现24大危险因素(包括各种载脂蛋白、血红蛋白A1C、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的作用方向在冠心病(CHD)和缺血性卒中中是一致的,但在CHD中相关性更强。当比较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时,

JAHA:他汀类药物可改善腹主动脉瘤患者预后

目前,腹主动脉瘤(AAA)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尽管有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AAA有益处。本荟萃分析的目的旨在评估他汀类药物对AAA的生长、破裂和30天死亡率的影响。本次荟萃分析纳入分析了911篇临床文章,包括1个病例对照研究和21个队列研究,共计80428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AAA生长率减少0.82 mm/y呈相关性(95% Cl 0.33- 1.32,P=0.001, I2=8

JAHA:急性心梗伴肝硬化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该如何选择?

目前,β1选择性抑制剂或非选择性β抑制剂对于肝硬化伴急性心梗的患者是否有效尚不清楚。本研究纳入了台湾NHIRD数据库中的患者,并比较了服用β1选择性抑制剂治疗和非选择性β抑制剂患者的预后,主要终点事件是1年和2年的心血管事件、肝脏不良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最终共纳入了203595名急性心梗患者,其中6355名伴有肝硬化。经过排除标准后,共分析了1769名患者(655名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1114名没

JAHA:HIV患者血清PCSK9水平与冠脉内皮功能呈负相关

HIV阳性病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会增高,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纳入分析了48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无冠心病的HIV阳性患者,以及15例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匹配的正常对照,对其进行磁共振检查以评估冠脉内皮功能,并抽取血样检测血清PCSK9水平和血管标志物水平。分析结果显示,HIV阳性患者的血清PCSK9水平高出正常对照65%(P<0.0001),且HIV患者的冠脉内皮功能明显降低,并与血清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