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IG:腹腔镜和开腹行宫颈环扎术一样有效

2015-05-14 Mechront 译 MedSci原创

宫颈机能不全亦称子宫颈内口闭锁不全、子宫颈口松弛症。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宫颈含纤维组织、弹性纤维及平滑肌等均较少,或由于宫颈内口纤维组织断裂,峡部括约肌能力降低,使宫颈呈病理性扩张和松弛。子宫颈功能不全宫颈功能不全的表现主要是早产及中、晚期重复性流产,反复流产者发生率为8%~15%。而对其的处理目前可以选择宫颈环扎术,其有两种手术方式一是经阴道,二是经腹部。近期Ades A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

宫颈机能不全亦称子宫颈内口闭锁不全、子宫颈口松弛症。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宫颈含纤维组织、弹性纤维及平滑肌等均较少,或由于宫颈内口纤维组织断裂,峡部括约肌能力降低,使宫颈呈病理性扩张和松弛。子宫颈功能不全宫颈功能不全的表现主要是早产及中、晚期重复性流产,反复流产者发生率为8%~15%。而对其的处理目前可以选择宫颈环扎术,其有两种手术方式一是经阴道,二是经腹部。


近期Ades A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究经腹宫颈环扎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做比较。研究者评估了两种经腹宫颈环扎术的产科结局、手术发病率和经腹宫颈环扎术前后特点等。

该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均是基于此前产科病史和/或子宫颈短缺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的女性。包含2007-2014年间51名因为宫颈机能不全接受经腹腔镜行经腹宫颈环扎术女性和1995-2011年间18经开腹完成此手术的女性。

研究结果显示,开腹手术组宫颈环扎术的30次妊娠中胎儿的存活率为100%,腹腔镜组宫颈环扎术的54次妊娠中胎儿的存活率为98%。两组在围手术期均没有妊娠丢失。开腹手术组分娩前平均孕龄为36.9 [35.0, 37.3]周,腹腔镜组该数据为37.0 [34.7, 38.0]。开腹手术组有4 (22%)例出现了并发症,腹腔镜组该数据为1 (2%)例,但是组间并发症类别可能不具有可比性。经腹腔镜行经腹宫颈环扎术过程中没有中转开腹的案例。经腹宫颈环扎术时开腹手术组平均孕周为24.0 [20.0, 25.1]周,腹腔镜组该数据为22.0 [19.0, 34.0]周。经腹宫颈环扎术前,开腹手术组妊娠丢失25次,腹腔镜组妊娠丢失63次。经腹宫颈环扎术后,该数据在两组中分为别0和1。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实施经腹宫颈环扎术,其有效性是差不多的,都很有效。研究期间并没有严重的或长期的并发症发生。鉴于这一发现,经腹宫颈环扎术方法选取将由手术经验以及医生与病人的讨论决定。

原始出处:

Ades A, Dobromilsky K, Cheung K, Umstad MP. Transabdominal cervical cerclage: laparoscopy versus laparotomy.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15 .

本文系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要先获得授权,并附原文链接。谢谢!


作者:Mechront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n Surg:医院水平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结局

手术结局与患者和外科医师因素间存在关联。如果患者结局也受手术所在医院影响,那么就存在医院中心效应(HCE)。基于此种假设,美国马里兰大学的Zhiyuan. Zheng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针对I-III期老龄结肠癌患者,旨在考察医院水平变量对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患者短期结局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6月28日在线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研究

J Clin Oncol:腹腔镜胃癌切除长期结果媲美开放手术

韩国的一项大型病例对照和多中心病例匹配研究结果发现,腹腔镜胃癌切除长期结果媲美开放手术。这项研究选取了2976例行治愈性胃癌切除的患者,其中腹腔镜胃切除1477例,开放手术1499例。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中位随访70.8个月,各期肿瘤两种术式的OS、疾病特异性生存、无复发生存均无显著差异,但ⅠA期肿瘤腹腔镜组的OS率高于开放手术组(95.3%对90.3%,P<0.001)。病例匹配研究示各期肿

齐鲁医院成功完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

  近日,齐鲁医院泌尿外科史本康教授成功为1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腹膜外途径保留性神经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极大提高了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患者58岁,因发现“PSA升高”入院,入院后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组织活检术,病理证实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分别为4+4=8分),具备手术切除指征,史本康教授采用对腹腔脏器影响较小的腹膜外途径,运用娴熟的腹腔镜

SORD:腹腔镜精准胃旁路手术获重要进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存川教授领衔的减重团队经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技术创新,已为400例肥胖患者成功进行精准胃旁路手术使众多的重度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恢复健康,成为国内开展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与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手术最成熟和例数最多的医院,其技术力量和手术精准度、手术数量居国内领先水平。近日,王存川教授领衔的减重团队的论文发表在Surgery for Obesity and R

直肠类-NOTES术式病例报告1例

在腹腔镜外科发展史上,从1989年比斯(Buess)首先实行了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与直肠切除术,到国际首例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成功实施,经历了20多年不断地探索创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取得巨大成就,现已成为结直肠癌手术中较为成熟的术式之一。然而,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很多操作细节方面还存有瑕疵,仍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一种巧妙地结合了腹腔镜手术的操作优势和NOTES手

NEJM:腹腔镜与开放性剖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无差异

背景:使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强劲证据表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剖腹手术在治疗直肠癌有相似的预后和局限性。我们设计实验比较三年来接受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剖腹手术后直肠癌患者复发并转移至盆腔或会阴部位(局部转移)的情况和生存情况。方式:在这项涉及30家医院的国际性实验中,我们随机分配距肛周15cm以内的单一直肠腺癌患者(肿瘤不侵犯邻近组织,不发生远处转移)接受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剖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