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GSK推出预防带状疱疹新疫苗

2015-05-04 MedSci MedSci原创

带状疱疹是由位于背部以及头盖神经节处的潜在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活化导致的,通常在首次感染数十年后发生。超过90%的成年人被VZV感染,有患上带状疱疹的风险。尽管带状疱疹在超过50岁或者年龄更大的人群中频发(由于免疫衰老),但带状疱疹也可以在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因疾病或药物治疗而下降时,在各个年龄都可能发生。默克公司的抗带状病毒疫苗Zostavax包含了Oka VZV病毒株,可以用于50岁及

带状疱疹是由位于背部以及头盖神经节处的潜在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活化导致的,通常在首次感染数十年后发生。超过90%的成年人被VZV感染,有患上带状疱疹的风险。

尽管带状疱疹在超过50岁或者年龄更大的人群中频发(由于免疫衰老),但带状疱疹也可以在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因疾病或药物治疗而下降时,在各个年龄都可能发生。

默克公司的抗带状病毒疫苗Zostavax包含了Oka VZV病毒株,可以用于50岁及以上成年人。Zostavax表现出了66.5%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性和51.3%的带状疱疹有效性。但是,其对于带状疱疹的有效性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GSK公司的疫苗HZ/su作为一种新研发的疫苗可以用于预防带状疱疹。

研究人员在18个国家进行了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三期试验,以评价HZ/su在超过50岁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年龄分组为50-59、60-69、70及以上。参与者接受两次肌肉注射疫苗或者安慰剂。主要目的是评价疫苗相对于安慰剂在降低老年人患带状疱疹风险方面的有效性。共有15411人参与试验,7698人是疫苗组,7713人是安慰剂组。经过平均3.2年的跟踪随访,疫苗组有6例带状疱疹发生,而安慰剂组则有210例。总体看,疫苗的有效性为97.2%。对于所有年龄组,有效性在96.6%-97.9%之间。

此次研究表明,HZ/su疫苗可以显著地降低50岁以上人群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70岁以上组的有效性和其他两组相似。

原始出处:

Himal Lal et al. Efficacy of an Adjuvanted Herpes Zoster Subunit Vaccine in Older Adults.New Engl J Med.DOI: 10.1056/NEJMoa1501184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5-12-19 gous
  2. 2015-05-06 lovejing

    这种疫苗好啊

    0

  3. 2015-05-05 huaxipanxing

    这么有效,

    0

相关资讯

FDA:美疾控中心更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球蛋白的使用建议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更新了使用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球蛋白(VariZIG)用于降低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严重程度的的建议。 对于严重水痘高风险的人群,建议延长暴露后预防时间窗。作为研究新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最初批准VariZIG在4天之内使用,但根据7月19日发表在《Mortality and Morbidity Weekly Report》上的更新建议

瑞金医院:免疫低下人群警惕带状疱疹

昼夜气温悄悄转凉,空气湿度开始降低,这正是疾病的高发时期,体质较差的人尤其要小心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皮疹和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一旦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

专家视角: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与预防新思路

2013年9月11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多学科疼痛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交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与预防。 安建雄指出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或"蛇盘疮",是由于体内病毒长期存在、不断繁殖,不断地破坏身体的神经引起的,常见于胸腰部,也可发生在头面部、脖子、四肢和会阴部。带状疱疹主要通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进行预防,比如避免感冒、注意营养的平衡。增强自己的体质,病毒才不会繁殖。

带状疱疹爱找老年人 应及时治疗防后遗症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疼痛科屡屡收到带状疱疹神经后遗痛的病人,患者遭受长期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该院疼痛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提醒:带状疱疹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或“蛇盘疮”,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

Neurology:带状疱疹增加中风和心脏病风险

日前,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神经学》(Neurology)杂志上报告称,带状疱疹患者日后罹患中风或心脏病的风险较高,因此最好定期进行相关检查,避免此类风险。【原文下载】带状疱疹(Shingles)俗称“蛇盘疮”,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病症。该病毒长期潜伏在人体的神经根里,正常情况下不容易发病,一旦身体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或受寒感冒时,病毒就会发

NEJM:治疗播散性带状疱疹,轻松解决!

前不久,一位57岁的健康男子来到急诊科就诊,称左侧的脸部出现剧烈的疼痛、舌头部位有灼烧感,及胸部、背部和四肢的双侧都出现了弥漫性的皮疹现象。NEJM 病例图片据他回忆,脸部疼痛和耳前侧的皮肤损破损已持续了2天。对于脸部疼痛和耳前侧的皮肤破损,他的主治医生怀疑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开处方使用伐昔洛韦来进行治疗。男子声称小时候曾患过水痘。通过进行体格检查发现,该男子身上的水泡沿着三叉神经的第三大分支走